中心缺少備降機場 武漢直升機空中急救"停飛"8年
昨舉行的武漢市緊急醫療救援演練中,“空中急救”單元振奮人心。鮮為人知的是,由于缺少停機坪等配套設施,武漢2007年起再未執行空中救援任務。
2005年11月16日,我省電力系統兩名職工在仙桃發生車禍,生命垂危。載著急救人員的直升機從王家墩機場起飛,奔襲100公里到達仙桃,將兩名患者送往協和醫院。據了解,市急救中心2001年起與武漢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共執行13次“空中急救”任務,這在全國是個令人驕傲的數字。但2007年至今,由于缺少停機坪等原因,“空中急救”幾近停滯。
武漢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崔穎介紹,隨著城市版圖擴張,過去的王家墩機場,變成了今天的CBD中央商務區。如今直升機停靠在沙市,常常遠水解不了近渴。
事實上,包括協和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都規劃有停機坪,但均未達到使用標準。由于直升機落地瞬間沖擊力很大,在未達標的停機坪降落,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為方便執行急救任務,通用航空也尋找了一些臨時備降點,如天河機場、漢口江灘、新華路體育場和同濟體育場等,但在使用時又出現了“清場”難題。如漢口江灘有很多市民放風箏,風箏線纏繞到機翼上,可造成嚴重事故,因此使用前得先清理場地,這需要地面上很多部門的配合。
費用也是制約“空中急救”的重要因素。崔穎介紹,載重1噸的直升機,飛行1小時的成本約1.5萬元,而載重2.5噸的直升機,每小時飛行成本高達2.5萬元。出于公益目的,目前“空中急救”仍執行2001年標準,象征性地收取每小時6800元費用。即便如此,對于普通市民來說仍然太貴了!此外,直升機應在執行急救任務前2小時向空管部門備案,加上受天氣因素影響,往往不如地面急救來的方便。
崔穎介紹,該公司并未放棄直升機救援項目,他們正計劃引進一架配備800萬急救設備的醫用直升機。按照流程,120急救指揮中心接到呼救,認為需要出動直升機的,可向航空公司提出申請。航空公司結合天氣等情況,制定預案并通知機場做好起飛準備。她說,“空中急救”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為應急救援提供必要的設施和場所。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清華大學無人機項目或落戶金灣
- 下一篇:資興將建水陸兩棲通用航空機場 打造休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