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借臨空做強做大“三主三輔”產業集群
航空將改變城市,而這種改變的載體便是臨空經濟。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年~2025年)》。國家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而其規劃中很大一部分面積在新鄭市內。2014年初,新鄭市充分發揮靠近鄭州、靠近機場的區位交通優勢,確定了建設臨空經濟強市的目標。一年來,新鄭市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2014年,新鄭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5億元,第三產業占比增加3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地方公共財政總預算收入突破50億元大關,達50.13億元,增長了31.8%,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總量均居全省縣(市/區)首位,再次躋身全國財政收入百強縣(市)。
華南城、華商匯、金絲猴……一個個實力雄厚的商業巨頭紛紛搶灘新鄭市。目前,利用臨空經濟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新鄭市已初步形成了“三主三輔”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主產業”包括圍繞商貿物流業發展,充分發揮靠近鄭州、靠近機場的區位交通優勢,主動承接了鄭州市區市場外遷轉移,集中規劃和建設會展中心等一批大型商貿物流項目。特別是依托總投資650億元的鄭州華南城商貿物流項目,在北部龍湖組團規劃建設25平方公里的商貿物流產業園區,著力打造全國一流、中部領先的商貿物流基地。目前,華南城項目已完成投資136.4億元,開工建設330萬平方米,封頂220萬平方米,首期150萬平方米已于8月28日成功試營業,華商匯、乾龍物流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圍繞食品煙草加工業發展,以市區東部的省級重點產業集聚區——新港產業集聚區、薛店新市鎮——為依托,做強達利、中儲糧等現有食品企業,開工建設華潤雪花啤酒、金絲猴食品等重點項目,同時積極引進光明乳業、青島啤酒等食品企業,著力打造河南省最大的煙草食品基地。目前,新鄭市食品產業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有4家,涵蓋30多個種類和品牌,打造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現代食品制造業完成銷售收入206.18億元。
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依托年產70億支國內最大醫用水針劑生產基地的優勢,加強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建設,著力打造省級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目前,開工建設了潤弘制藥、新眾康醫藥等項目,新簽約“健康谷”國際醫療電子產業園、國藥集團等項目,全市擁有規模以上醫藥企業11家,完成銷售收入32.42億元。
與此同時,新鄭市還統籌發展富士康配套產業、高端制造業和傳統制造業提升為主的3個輔助產業。大力引進IBM智慧產業芯城、首創工業經濟園等項目,引領高端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壯大,引導和鼓勵機制瓦、水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應用新工藝、研發新產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業內專家表示,通過龍頭帶動、項目聚集、園區承載、質量提高,新鄭市正在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新鄭臨空經濟強市指日可待。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成都新機場:簡陽市騰飛的新機遇?
- 下一篇:水上飛機游:開辟航空旅游新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