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產業有望成鎮江“新名片”
2014年12月26日上午,開闊的大路通用機場在凜冽寒風中熱鬧非凡。現場的開飛熱情與零下4℃的氣溫形成鮮明對比。隨著藍色“大棕熊”與純色“白鴿子”的騰空而起,鎮江通航產業也進入了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發展并領先國內的嶄新里程,有望成為繼香醋、三山之后的“城市新名片”。
通用航空產業鏈條長、輻射廣,包括通用航空器及相關設施設備的研發制造、基礎設施建設、航空器運營服務、機務維修及航行保障、航空器銷售及金融服務等一系列上下游產業。同時,產業鏈橫跨第二和第三產業,上下游產業關聯度強、依存度高,有利于鏈條中各產業協同共贏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航天專家王禮恒認為,“低空開放之后,這個產業正醞釀著迅猛發展的勢頭。鎮江在通航產業中已經搶占了先機,具有相對的優勢。”
2009年以來,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先后集聚企業30余家,涉及通用整機、航空航天新材料、飛機內飾設計、研發、生產以及通用航空運營等方面。“這架飛機很被市場看好!”江蘇中陸航星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指著一架飛機模型對記者說。這款在去年10月深圳航展上亮相的EA500型6座艙通用飛機,當前市場售價約1000萬元,是部分企業和高端人群消費視域內的商品。相比購買,通航運營或許更“平易近人”——例如公務包機,“通航的優勢在于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這位工作人員介紹。
空中游覽也不再是奢望。憑借“短距起降”良好性能贏得贊譽的德揚航空的“大棕熊”,水上起降的特殊本領在鎮江有了用武之地。“未來可以乘坐‘大棕熊’空中游覽長江風光帶,它可以在長454米,寬30-40米,浪高不超過1米的無障礙水面上平穩起降。”德揚公司行政總監陳星國對未來很有信心,這種信心既來自于“大棕熊”的優越性能,也來自于當前意向定單50架、總額近十億的合同額。“水陸兩用”同時也與大路通用機場下階段布局不謀而合。鎮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蔡正寶透露,“下一步還將推進水上跑道報批建設,建成之后就成為一陸一水雙跑道大型通用機場,可以發展水上旅游、水上飛機的整機制造。”
成為飛行員的夢想也變得觸手可及。“身體達標就可以參加培訓,一般都能順利畢業。”蔚藍航校(鎮江)負責人告訴記者,航校去年底落戶園區,主要從事飛行員培訓等業務。中陸航星的“飛行員”馬筱沁證實了這點,“從報名體檢,到參加考試、再接受培訓,最后領取商用飛行員執照,費用70萬元左右;如果只申請私用飛行員執照,整個申辦流程更加便捷,費用約20萬元-30萬元。”
除此之外,空中巡查、航空攝影……鎮江通航產業的觸角將延伸至這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市委常委、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小平表示,“下一步將搶抓低空改革機遇,發揮大路通用機場、四大涉航央企、航空產學研聯合重大創新平臺和院士專家顧問團等疊加優勢,在融入全球通航產業配套體系、融入國產大飛機供應鏈體系、建設公務機整機和無人機制造基地、發展通航服務業等4個方面重點發力,加快打造具有較長產業鏈、較高價值鏈的中國版‘威奇托’航空城。”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 零燃油一次飛行達五天
- 下一篇:中國通用航空的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