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早建起山東自己的臨空經濟區 搶占大航空時代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爭取青島新機場開工建設,這在青島代表團中引起熱議。代表們暢想著青島新機場的未來,提出著眼搶占大航空時代,及早在青島新機場建設省級、國家級臨空經濟區。
本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膠州市市長孫永紅帶來了將青島臨空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建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孫永紅細陳其必要性。
當前,建設臨空經濟區在各地都被視為搶占發展先機,打造新興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引擎。以鄭州航空港區為例,這是當前唯一由國務院批準的此類綜合實驗區,其建設迅速聚集了富士康等世界500強企業,初步形成了航空物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三大主導產業,是河南省首家工業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聚集區,成為帶動中原經濟區發展的高地。
據統計,全國已規劃建設臨空經濟區51個。其中,21個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的機場都已規劃建設,而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我省目前尚無一個省級、國家級臨空經濟區。
如果在我省建設臨空經濟區,當前的青島新機場可謂“舍我其誰”:飛行區等級按照世界最先進水平、可以起降遠程寬體超大客機的4F級設計,省內首次全面體現空、鐵、陸、城市軌道交通“零換乘”理念。根據規劃,2025年其旅客吞吐量將相當于目前上海虹橋機場,2045年旅客吞吐量相當于香港國際機場。對比鄭州機場,青島臨空經濟區建設的帶動作用毫不遜色。
同時,置于國家層面來看,青島臨空經濟區還將密切我國與日、韓、德等歐亞國家的地緣和經濟聯系,特別是通過積極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區和中韓自由貿易園區,有利于我省全方位擴大對外對內開放,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對于建設臨空經濟區,青島市和膠州市早已謀劃在前:目前,青島、膠州兩級政府正深化與中航工業集團的全面合作,規劃建設中航工業青島航空科技園,吸引波音飛機等國內外航空航天企業進駐;去年10月,青島新機場項目剛獲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復,膠州市即初步規劃221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根據規劃,青島臨空經濟區到2025年將基本實現區域整體功能完備,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3500萬人次,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50萬噸,人口規模達到30萬,區域內產業直接產出規模達到1000億元,經濟總產出達到2100億元。
青島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周邊區市爭相與之對接。“在我們重點抓的3條地鐵、輕軌線中,其中一條就是通往青島新機場的。”省人大代表、黃島區區長萬建忠說。
“當前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春風,將青島臨空經濟區建設上升為更高的發展戰略已迫在眉睫。”孫永紅建議,省里可以超前啟動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申建工作,積極爭取財政支持、稅費優惠、發展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加大對臨空經濟區政策扶持力度,參照其他省市出臺臨空經濟區規劃發展綱要,并給予相關稅費返還和專項資金支持,對機場建設、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設以及重點產業中的重大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