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的無人機再次撞上監管墻
本周,一臺中國產的小型航拍無人機墜毀在白宮南花園的草坪上,導致白宮特情局如臨大敵,當即封鎖白宮。雖然事后無人機操作者主動聯系特情局說明事故原因,并無惡意,但這則新聞將無人機的監管問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此次無人機墜入白宮草坪風波引發的首要關注點不再是“中國威脅論”,而是無人機與監管的碰撞以及濫用問題。畢竟,美國華盛頓是禁止無人機飛行,白宮周圍更屬于飛行禁區。
無獨有偶,據媒體報道,一架無人機飛行器1月20日曾短暫飛越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巴黎檢察官辦公室據悉已對此展開調查。
此外,全球部分國家的一些民用機場也受到無人機突然闖入帶來的安全威脅。
1月23日,阿聯酋迪拜國際機場就因一架無人機闖入被迫關閉近一個小時,期間進出港航班均受影響無法正常起降。
從美國到中國,從倫敦到中東,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也日益蓬勃,中國無人機企業也成為一直令人矚目的力量。另一方面,此類由無人機引發的事故愈多,關于無人機對航空安全威脅的擔憂就越深。
無人機市場正在爆發的前夜
2014年被一些評論者成為無人機元年。隨著無人機的制造成本不斷下降、性能的不斷提升,無人機從軍用和高端商用走向大眾市場,銷量猛增。
在不久前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5CES電子展上,智能硬件領域里最熱鬧的展廳莫過于無人機,以大疆創新為首的中國民用無人機占據了半壁江山。
無人機還引起了資本界的關注。谷歌(微博)、Facebook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在積極并購和研發無人機,希望把這一新興技術用于網絡服務、航拍繪測和物流等領域。目前小型無人機已用于醫療救援、低空物流、安防監控、森林防火、地質勘探、影視航拍、空中測繪、極地科考等行業。
美國消費電子協預計,今年全球民用無人機有望售出40萬架,市場規模預計會比去年增長55%,達到1.3億美元。而到2018年,預計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會攀升到至少10億美元,市場需求將會很快爆發。
無人機的前景吸引了資本的追逐。消息稱,深圳大疆創新在籌備新一輪融資,其估值達到了100億元人民幣。另有媒體報道,另一家廣州的無人機企業極飛(XAIRCRAFT)剛剛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大疆創新的Phantom無人機如今已成為全球電影制作、農業和建筑等使用無人機行業的首選產品,占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甚至被認為是第一家真正能引領一個行業的中國科技公司。
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無人機新聞工作研究室的馬特?韋特表示,“大疆的Phantom系列產品,如同汽車剛普及時的福特汽車的T型車一樣�;氐侥莻年代只要提起論汽車,差不多街上每輛車都是T型車。”而這款Phantom正是在白宮惹下麻煩的主角。
監管難題
如同互聯網行業發展引發安全和隱私問題一樣。Phantom系列產品的日益流行,給無人機行業和社會規范帶來難題,也引發了有關空中安全、立法和隱私等問題的大討論。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新澤西州一位憤怒的居民日前就用獵槍打下了鄰居盤旋在空中的Phantom,但也給自己招來了刑事訴訟。還有人的Phantom撞上曼哈頓的摩天大樓而墜毀,并招致了聯邦航空管理局2200美元的罰款。還有一架Phantom因在巴爾干半島的一場足球比賽中突然帶著政治標語出現在賽場上空,導致整個賽事被中斷。
人道主義組織使用Phantom在地震后搜索幸存者,伊斯蘭國叛軍則使用Phantom在敘利亞進行偵查。
大疆和其它無人機制造商表示,雖然不能最終控制消費者如何使用它們的產品,但它們已經加入了一些預防措施。舉例來說,大疆就使用全球定位系統規定用戶不得讓Phantom的飛行高度超過300米,或是在機場附近飛行。此外,該公司還根據地方立法,對該地區銷售的無人機限定飛行高度。
在白宮事故后,大疆宣布,按照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規定,在近幾天對公司出品的無人機進行固件升級,限制它們飛入某些特定的區域。
新固件將在最近幾天推出,目的是打消某些希望用無人機來越境偷運毒品的毒販的念頭,同時也避免再出現無人機在白宮墜毀的事故。聯邦政府已經將華盛頓特區的華盛頓市中心方圓25公里劃為新的禁飛區,禁止人們在這個區域內飛行無人機。
由于立法程序的復雜和繁瑣,法律監管總是落后于技術的發展。在美國,已有很高的呼聲,要求政府對無人機行業進行立法,以規范行業發展。業界原本預計FAA會在今年秋天出臺最終法規,但現在看來恐怕難以實現。FAA至今沒有發布監管草案,該機構官員還在去年12月表示,最終的安全法規可能無法在2017年之前出臺。
這一現狀令無人機從業人士失望和不安,他們擔憂個別人和組織對無人機的濫用會讓整個行業買單。前不久,美國無人機行業的高管集會,呼吁美國國會幫助其催促聯邦航空委員會(FAA)盡快出臺行業法規。他們甚至還在國會聽證會上當場放飛了一架無人機。
無人機軟件和服務開發商Airware業務開發和監管事務主管杰西?卡爾曼稱,立法的推遲會對很多公司產生影響。美國的一些大公司已經宣布了無人機計劃,但趕不上歐洲的商用無人機進展。多數長期監管規定都是在歐洲制定的,例如法國、英國、荷蘭、德國。這些國家都有無人機監管規定。盡管都很重視風險,但并沒有全盤禁止,使得行業有了健康快速的發展。
亞馬遜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保羅-米澤納在寫給FAA的一封信中表示,“我擔心FAA可能會質疑無人機科技創新在美國本土所帶來的沖突,如果亞馬遜無法在美國進行戶外測試的話,我們將不得不把更多的無人機研究和發展資源轉移至海外地區。”
成長的煩惱
隨著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倚重海外市場,獲取愿意為高科技和優秀體驗買單的用戶。但中國科技企業不熟悉市場游戲規則和不重視知識產權,在海外屢次遭遇法律糾紛。
去年12月,剛進入印度市場的小米就因與愛立信的法律糾紛遭到印度德里高等法院的禁售。媒體稱,可能是因為小米故意忽略愛立信的反復溝通,所以導致法院下達了不利的判令。
在美國谷歌、微軟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每年都有龐大的游說預算影響立法,影響政府與國會制定利于自己的行業政策法規。一個不利于公司發展的法規出臺可能導致業務重挫甚至拆分。
對于無人機這樣立足與海外市場,而中國公司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應充分考慮法律與政策風險。獲取市場份額后,更重要的是要爭取輿論和立法影響力,從適應游戲規則走向制定游戲歸則。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法庫今年試點低空開放飛行
- 下一篇:鄭州航空港85個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9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