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可以組建本土航空公司
市政協委員、寧波機場與物流發展集團公司監事會主席、黨委副書記華棟。記者 王鵬 攝
華棟觀點:隨著民用航空日益成為服務于城市發展的重要交通運輸方式,它也成為了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寧波立足自身實際發展民用航空業大有可為。
低成本出行方便旅客
寧波機場的區位應該說并不算理想,周邊杭州、上海等地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早已將寧波機場甩開。然而寧波市民對航空出行的需求卻不斷增加,而機票相對比較便宜的低成本航空正逐步受到市民和旅客的青睞。
華棟表示,低成本航空特點就是航空公司低成本運行,旅客低票價出行,航班高密度飛行,服務簡便化提供。而以上幾點,杭州、上海等特大型機場已很難做到,這就給需要差異化競爭的寧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寧波可以組建以寧波機場為基地,以長三角為腹地,服務全國,面向亞洲地區的區域性本土航空公司,以低成本為特征,目標客源就是休閑游客和部分商務旅客。
在組建方式上,華棟設想,應該是政府支持、國資引導、混合所有、自主經營。可由國內航空公司為主來操盤籌建,也可吸引國外航空、航空相關產業、民間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以市場化的方式組建。
低成本航空連接世界
華棟第二個談到的概念是低成本航空樞紐,他說這在國際國內都沒有先例,但他覺得,寧波空港具備了打造這個低成本航空樞紐的潛質。
首先寧波位于國內航線網絡和東北亞、東南亞航線網絡的中樞節點區域,它既可以成為內陸城市旅客的“出海口”,也可以作為東北亞及其他地區旅客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其次長三角經濟發達,旅游商業資源豐富,可以為客源做很好的支撐。
因此,寧波機場把國內與東南亞乃至整個國際低成本航空市場相銜接,使寧波機場成為國際國內低成本航空旅客的中轉地。
一個更為有利的契機是,寧波機場正在建設機場三期,在建設中可通盤設計考慮低成本航空的簡潔、方便的流程,讓周邊地區的旅客進入寧波機場更加方便快捷。
構建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
提到通用航空和公務機,許多人感到新奇和陌生。華棟說,其實通用航空就在我們身邊。華棟提到了一個數字:2013年,寧波櫟社機場公務機起降314架次。這一數字在2012年為260架次,而在2011年及之前,尚不足100架次。
不僅僅是機場和飛機,還有相關的配套產業,而未來幾年,我國通用航空飛機需求量將逐年增長,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元。按照產業拉動比1:10計算,通用航空全產業產出規模約為1.5萬億元。華棟說,通常公務機等通用航空器制造商選址時,必須選擇同時具備良好港口和機場條件,且制造業發達的城市,這跟寧波城市的特點十分貼合。
事實上,杭州灣新區也已發布相關規劃:依托區域良好的產業基礎,謀劃建設機場,布局飛機制造,力爭打造成為長三角通用航空服務保障基地。不僅如此,華棟還建議,可以在寧波各縣市區主要節點設立小規模的通勤機場或直升機起降點,寧波南部縣市選擇合適地點發展航空小鎮。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