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航空港“干”字當先爭創佳績
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向東深度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西邁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借勢發展,乘勢而上,力爭樞紐建設、產業培育等呈現階段性成果,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2月28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年度工作會上提出的2015年建設目標令人振奮。
“爭得再多,不如多干;說得再多,不如多干;想得再多,不如多干,今年航空港的工作重心就是一個‘干’字。”工作會上,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延明的話擲地有聲。
樞紐建設——預期目標“1850”
樞紐建設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今年,他們將圍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內大型航空樞紐建設目標,力爭實現“1850”任務,即旅客吞吐量力爭達到1800萬人次,增長15%左右;貨郵吞吐量力爭達到50萬噸,增長35%左右。
為此,除全力確保機場二期建成投用之外,還將全力推進盧森堡貨航、馬來西亞航空實施“鄭州—盧森堡”和“鄭州—吉隆坡”雙樞紐戰略,力爭開通貨運航線35條。
同時,配合做好鄭州高鐵南站、鄭萬及鄭合高鐵建設,推進迎賓路高架、東西貫穿路等工程建設,形成“鐵公機”多式聯運體系。
產業培育——智能手機產量近2億部
2014年,航空港區手機產量達到1.43億部,已初步形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在此基礎上,2015年航空港將在進一步深化與富士康合作的同時,新引進手機整機及配套企業超過100家,力爭使智能手機產量接近2億部,鞏固全球智能終端產業基地地位。
同時深化與蘋果、聯合包裹、普洛斯等企業的合作,抓好圓通速遞航空貨運樞紐、南航飛機維修基地、正威半導體產業園、IBM高端服務器等10個重點招商項目。
都市塑造——啟動智慧城市建設
“產城融合”是航空港區的發展理念,2015年他們將以“三大片區”建設為龍頭,加快推進區內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提升城市承載力。
另外,以建設“生態宜居、科技智慧”航空都市為目標,今年要完成“智慧航空港”規劃編制,啟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產業、智慧政府建設。
要素保障——十個平臺夯實發展基礎
航空港已初步甄選出河南電子口岸服務中心、進口肉類指定口岸、綜保區三期、智能手機檢測研究院、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等10個平臺項目,通過加快這些平臺的建設,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
今年,在電子口岸試運行基礎上,將進一步拓展其功能。年內啟動綜保區三期圍網建設,力爭2016年一季度封關運行;肉類口岸年內要建成投用,食品藥品醫療企業口岸也要完成建設。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