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內地私人飛機成本高:在北京降落需10萬
道港媒稱,盡管由于產能過剩,包機服務的價格出現暫時的下滑,但在內地,擁有一架私人飛機著實不便宜。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7日報道,中國公務航空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廖學鋒說,內地可提供服務的公務機數量接近300架,購買一架這樣的飛機平均需要3000萬美元,每年的使用費用約為3000萬元人民幣。
廖學鋒說:“在這3000萬元中,假設利率為5%,那么1000萬元是財務成本。剩下的大部分是固定成本,例如管理、停放和維護的成本,不管飛還是不飛。其余的是運行成本,包括燃料,飛行時間越長,這部分費用越高。”
中國公務航空集團說,像成龍購買的萊格賽650公務機,每小時的費用為2.3萬元。
公務機由固定運營基地(FBO)提供服務,而在內地,只有幾個機場有這樣的設施。
報道稱,與那些成熟的市場不同,內地沒有一個機場擁有兩個以上的FBO,而在成熟的市場里,一個機場內可能有多個FBO,它們之間是競爭關系,可以提供飛機的停場、加油和檢修等服務。
廖學鋒說,一架飛機在北京著陸,可能需要花費超過10萬元,這個價格“或許是全世界最高的”。
所有私人飛機都必須由一家有執照的飛機運營公司來運營,公司負責所有的運營事務,如獲得飛行許可、雇用機組人員等。
金鹿公務航空說,該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種會員卡,10小時卡售價為788888元,且不區分飛行路線,這個價格低于此前每小時9萬多元的價格。
廖學鋒說,隨著越來越多的服務供應商的出現,飛行前要求的通知時間,已經減少到1天甚至更短。
UAS國際旅程支援服務公司說,該公司可以在24小時內在中國內地輕松地安排一架私人飛機。
在內地獲得飛行許可的便捷性和成本,主要取決于飛機的注冊地點:本地還是境外(包括香港)。
法國CIT公司副總裁若利·奧瓦爾說,飛機的成本和運營的便捷性是互補的。一架外國飛機平均每次需要付手續費1萬美元,而一架本地飛機只需付3000美元,外國飛機每次著陸還需要交納3000美元的“損耗費”。
然而,在內地注冊一架飛機意味著,要支付高額的增值稅和進口關稅,這筆費用加起來占到成本的至少22.5%。
報道說,根據亞翔航空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中國內地和香港分別有10%和37%的公務機,是在美國注冊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