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飛防首用直升機 單趟噴藥面積800畝
直升機下方10米長的噴桿上分布著28個噴嘴,當飛機到達指定地點上空,打開噴嘴,藥液就會呈扇形噴灑出去。
5月4日9時許,羅賓遜R44型直升機剛從種苗場飛防完返航,停靠在雪蓮山平地上加藥,從早上7時首飛,兩小時內已經連續飛了4個架次,和每天25個至30個架次的總作業量相比,這一天的飛防工作才剛剛開始。
在雪蓮山旁100平方米的平地上,停著一輛載滿水的灑水車和一架R44型直升機,直升機看起來和水車大小相當,“這是新飛機,第一次用于烏市飛防作業。”四川美聯華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地面保障人員崔萬鋒說。
首府自1993年開展飛防作業以來,一直使用的是“運五”小型運輸機,崔萬鋒說,“運五”對起降場地要求較高,必須要在機場跑道起飛,受限大,飛機據樹梢最低高度要達8至10米。而R44型直升機機身小巧,只要有一塊空曠的平地就能起飛、降落,飛行過程中可自由調頭,作業精細度更高,并且飛機據樹梢高度最低可達5米,能使藥更好地附著在樹木上。
“以前用‘運五’飛防,要連續工作10天~15天,現在改用直升機,5天就能飛完。”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測報科科長穆朝蕊說。
當日,記者上飛機進行了體驗,短短10分鐘的行程,顛簸感就讓人吃不消,走下飛機感覺腿軟、惡心,而現場工作人員一天最少要飛25個來回。
直升機停靠后,工作人員休息片刻又開始配藥、裝藥。今年飛防噴灑的藥物選用的是生物制劑苜核·蘇云菌,對人畜無副作用,對土壤也不會造成污染。
10公斤藥配上10公斤尿素和175公斤水,裝在一個大白桶里,工作人員用一根管子連接藥桶和飛機藥箱,打開高壓泵,將配好的近200公斤藥液抽入飛機藥箱內,再通過飛機上的泵將水箱中的藥液抽到飛機下方10米長的噴桿中。
“噴桿上分布著28個噴嘴,當飛機到達指定地點上空,打開噴嘴,藥液就會呈扇形噴灑出去。”穆朝蕊說,飛機每架次防治面積在600畝至800畝,相當于10個足球場。今年飛防總面積在10萬畝以上,紅光山、水磨溝區荒山、燕兒窩古樹林、烏板烏水景觀大道、烏拉泊林場及次生河谷林等區域是今年的防治重點。
飛機作業防治對象主要有食葉性害蟲(春尺蠖、楊夢尼夜蛾、桑褶翅尺蠖等)、刺吸性害蟲(蚜蟲、紅蜘蛛、葉蟬等)和蛀干性害蟲(榆小蠹、吉丁蟲、青楊天牛等)。這些害蟲主要危害榆樹、楊樹、柳樹等。這幾日幼蟲大多處在2齡,是防治施藥的最佳時機。
為何要飛防治蟲?
進入4月以來,細心市民會發現樹上出現了“吊死鬼”和被啃食有缺損的嫩葉,這個“吊死鬼”就是食葉害蟲春尺蠖。
由于特殊的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首府人工造林多選用楊樹、柳樹和榆樹,這也為春尺蠖、楊夢尼夜蛾等食葉性害蟲的發生和蔓延提供了條件,對首府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測報科科長穆朝蕊說,首府周邊荒山造林點、農田防護林等區域樹體高大,防治通道交通不暢,林地蟲害發生面積相對較大,進行人工防治難度很大,而飛機防治噴藥均勻,藥物殘留少,霧化效果好,滅蟲速度快,能短時間內完成地面機械難以或無法完成的防治目標。
“一個月前,我們還用燈誘、糖醋盤、涂白等方式對春季害蟲進行了物理防治。”穆朝蕊說,有了前期的準備工作,這次飛防效果將更加明顯,荒山造林地、公園、陵園、苗圃、次生河谷林、農田防護林等區域都將通過飛機防治害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