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中后機身后機身抵珠海
5月8日,在中航工業通飛珠海基地,我國自主研制的“三個大飛機”之一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的中后機身、后機身運抵珠海,正式由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交付中航通飛華南公司,標志著該型飛機向2015年底前在珠海完成總裝邁出了關鍵一步。

4月27日,由中航飛機漢中飛機分公司承擔的AG600中后機身、后機身正式在陜西漢中下架。4月30日,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AG600項目001架中后機身、后機身大部件“批準放行證書/適航批準標簽”。5月5日AG600中后機身和后機身開始起運,5月8日抵達珠海。

AG600中后機身、后機身具有機身段長度大、水動外形要求高、艙門大開口等幾個特點。此外,其水動外形變化大,裝配協調關系復雜,對鉚接工藝、相關組件協調提出了很高要求。AG600中后機身、后機身全長17.5米,幾乎占到整個機體長度的一半,共設有3個艙門,全機最大的救援艙門也設置在后機身。面對機身、船體特殊結構形式和艙門大開口等工藝難點,中航飛機漢中飛機分公司成立了項目研制團隊,參研參制人員群策群力,一舉攻克了大型機身蒙皮多層化銑,多交點艙門制造、安裝和協調,部件密封檢測,大部件對接協調等一系列科研、生產難關,保證了該項目研制的有序推進,并于2015年4月27日成功實現AG600中后機身、后機身下架。

目前AG600的機身大部件均已運抵珠海,隨后,中央翼、外翼、平尾、垂尾等也將相繼取得民航局頒布的“批準放行證書/適航批準標簽”并運抵珠海,2015年底前AG600飛機將完成總裝,2016年上半年實現首飛。
作為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民用特種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采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及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選裝4臺渦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的需要,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在AG600研制中,中航工業通飛作為責任主體,中航工業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中航通飛華南公司作為飛機主承制單位,統籌全行業力量,開展飛機研制。其中中航工業成飛民機承擔機頭的制造,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承擔中機身和機翼的制造,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承擔后機身和尾翼的制造,中航工業通飛華北公司承擔發動機短艙的制造,中航工業復材中心承擔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中航工業南方承擔發動機的研制工作,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統也由中航工業所屬相關單位研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桃仙機場將成東北亞國際航空旅游集散中心
- 下一篇:美擁有10臺引擎的電動飛機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