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托起藍天產業 湘鄂贛最尖端航空科技呈現
1954年,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初教5”從江西南昌飛向藍天。如今,國內最新研發的C919大飛機機身在這里設計制造。
5月15日,記者來到南昌航空城�,F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錨件裝配,C919飛機主體機身已初具雛形。主體機身包括客艙、貨艙等,僅零部件組裝就達1900多項。
不久前,這里承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前貨艙門、后貨艙門和應急離機門,運抵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浦東基地。目前,C919大飛機已基本完成總裝,將于年底實現首飛。
有意思的是,這架大飛機,湘鄂贛三省最尖端的航空科技集體呈現:有湖北生產的座椅、專用拉桿、環境控制系統,也有湖南制造的起落架、輪胎及剎車系統、發動機。
國際經驗表明,航空工業作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產業,一個項目發展10年后帶來的效益產出比高達1∶80,并能為相關產業提供12倍于航空工業的就業機會。在我國,一個飛機項目可直接帶動600家企業,間接帶動2500家企業。“C919大飛機市場份額預計為2000架,將撬動萬億元大市場。”江西省國防科工辦負責人介紹。
這場航空盛宴,三省正攜手共舞。
南昌航空城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洪都集團生產線、試飛區整體搬遷至此。目前,洪都一期工程啟用,總投資300億元的南昌航空工業城已具雛形,江西正積極爭取國產大飛機的第二總裝廠落戶南昌航空城。到2017年,力爭航空產業實現年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年均增長31%以上。
湖北發力通用航空市場,各類航空企業達26家,年總產值120億元以上,在航空儀表、航空座椅、復合材料、激光應用、飛機維修、無人機等方面具有較強技術優勢。“中航工業將設計、制造、維修與運行服務融為一體的浮空飛行器、滑翔傘等特種飛行器項目統一布局湖北,將顯著提升湖北航空工業的科技水平。”湖北省國防科工辦介紹,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1000億元產業規模,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航空產業基地。
湖南計劃圍繞通用飛機整機制造、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產業配套設施建設等3個重點,形成較完整的航空裝備產業鏈和服務鏈。到2015年,建成以中小型通用飛機整機制造、中小型航空發動機、飛機起飛著陸系統集成為主的航空工業體系,全省航空裝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0億元。
大飛機一天天走向飛翔的起點,中部三省協同合作也在一天天加強。江西不少航空企業計劃到湖北襄陽、武漢等地落戶。“航空工業將實質性提升產業層次。”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認為,三省在該領域自主創新的合作空間巨大。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白云機場再添重點產業項目
- 下一篇:美國正研制超音速飛機:從紐約到倫敦僅需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