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機場人流價值初顯 國際范空港城建設中
目前,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簡稱“長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逾2600萬,計劃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2040年6500萬人次……這組數據中,開發商看到的是,千萬級客源給商業帶來需要的“商氣”“人氣”;旅游行業看到的是會給旅游的吃、住、游、購、娛等要素帶來促進作用,旅游的綜合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當然,長水機場對昆明城市,以及云南“橋頭堡”戰略實施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此。尤其在昆明新一輪城市規劃建設中,將“昆明主城”、“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形成大昆明“三個城市核心”的戰略發展方向,空港區域價值逐步顯現。
建設中的空港經濟區,也承載著橋頭堡戰略的發展目標。但目前空港經濟區臨空產業配套和基礎設施配套發展得如何,成為各界都在探討的問題,而普通的游客和市民關心的則是交通和商業配套是否完善,而這些話題又是空港經濟區崛起,空港價值凸顯,亟需完善的配套。
交通網絡在完善,大型商業配套項目比如長水航城等項目也在加快建設,臨空產業相繼入駐,這是長水機場轉場運營一年多來發生的新變化,這也使得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國際空港區成為昆明當下最具潛力之一的熱點區域。
一個“國際范”新昆明空港城建設中
長水機場轉場運營一年多,旅客吞吐量增加了,國際航線也增多了,其不僅是我國的第四大機場,也成為全球百強機場之一。目前已開通迪拜、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大阪、首爾、東京等20余條直飛國際航線。
“長水機場的建成,不言而喻對加強云南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之間的往來肯定是前沿中的前沿。”昆明市社科院社會研究所所長高軍認為,“它可以很方便地將云南的特色產品及時地空運到東南亞、南亞各國,便于云南與包括東南亞、南亞在內的世界各國的交流和溝通。”
區位優勢使然,長水機場建設之時就被賦予了“國際化”角色。自然而然,空港經濟區的定位與機場的角色一脈相承,即依托國家大型門戶樞紐機場,以發展臨空經濟為核心,建成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連通歐亞大綠的國際航空客流、物流中心,云南省主要的臨空型產業聚集區,構筑國際化、生態化、現代化的新昆明航空城。
每個城市的空港經濟區的發展,都離不開多個產業的聚集發展。長水空港經濟區的產業是集航空物流業、航機維修業及制造業、臨空加工產業、高新輕型制造業、生物科技及現代農業、創意及教育培訓、生態型旅游休閑業、商貿會展及綜合服務業八大重點產業于一體的綜合性臨空產業發展空間。
符合這些產業發展綜合性功能的充分結合的業態將戰略性分布在機場周邊,有航空等不斷衍生和豐富的功能將創造一個新的城市形態——航空城。業內人士劉先生認為,這在國內外一些城市的發展模式已經比較成熟,比如德國法蘭克福、美國丹佛空港城、荷蘭史基浦空港等世界知名空港城市給長水機場發展提供了一個發展樣本。
區域價值釋放多個樓盤聚集完善區域配套
可以說,空港經濟區、呈貢新城的發展建設,真正打破了昆明的主城時代,確立了“一湖四環”、“一湖四片”、“一城四區”的現代化新格局,主城區、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昆明城市的發展正形成三城鼎立的局面。
尤其隨著長水機場啟用,標志著昆明空港城建設的正式啟動,作為國家級門戶,未來將主要承載對外經濟及現代服務功能。在城市新一輪城市發展中,昆明將邁入世界級空港經濟新時代,空港區域價值也將得到逐步釋放。
區域的發展潛力如何,從諸多企業的爭相入駐則可見,如今蘇寧、寶潔、銀燕物流、中豪集團等諸多集團已入駐長水空港經濟區,這些企業的入駐,帶動的是空港經濟區的商業價值、投資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不斷升溫,該區域也正成為一個“價值洼地”。
開發商是相對較早地看到昆明未來全新經濟增長極,空港經濟區打造帶來的發展機遇的,于是5年前就已經有一些企業在該區域進行“圈地運動”。據統計數據顯示,自2009年至2013年上半年近5年時間,空港經濟區內有近7773多畝的地塊供應,如此巨大的供應量,是昆明再造一座新城的體量。這些地塊只有少量住宅用地,大多為金融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這與產業帶動區域發展的定位相符。
區域內已有多個房企搶得先機,比如長水航城、諾仕達、星耀集團、云南中豪等多個房企扮演了區域的運營商角色。比如長水航城,是昆明空港經濟區首發之城,該項目是昆明國際空港區唯一的集商業中心、商務中心、酒店集群、主題公園、居住中心、學校和醫療配套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也是空港規劃區最大的居住集中區。長水航城的建設,將滿足區域購物、休閑、居住、生活等需求。此外,其也與周邊其他一些項目共同形成了一個多功能經濟區。
一條路改變一個城市
機場高速主城與長水機場的動脈線
有如春城路之于巫家壩機場的重要性,新建設的長水機場,有一條連接主城區動脈線,那就是機場高速,而與機場高速幾乎同時投入使用的還有昆明輕軌6號線,是連接主城和新航空港機場輔助線。
先說機場高速,路線起于東連接線兩面寺立交,向東北方向布線與新機場航站區內道路相接,全長約14.89公里,按雙向8車道高速標準建設。在長水國際機場投入使用之時,記者就駕車從昆明滇池路的南二環入口出發去長水國際機場,20分鐘左右進入專用高速路,而進入高速路后10分鐘就到達了機場航站樓。
據了解,機場專用高速公路是昆明新機場的重要基礎配套設施,也是連接新機場與主城區,進一步優化周邊區域交通綜合布局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不管是昆明人外出商務旅游,還是國內外游客進入云南,這是一條必經的道路。為了充分展現出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城市魅力及春城自然宜居的環境特色,在今年南博會舉行之前,昆明機場高速被打造成為了一條處處體現著“春城”“花都”特色的景觀大道。
而輕軌6號線目前開通的是從東部客運站到機場中心站線路,市民要乘坐地鐵去機場,首先要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到東部汽車站,然后乘坐地鐵6號線,經過3站,到達機場中心站。
區域交通
“一港兩鐵六路一軌”交通布局加速
空港經濟區在區域綜合運輸網絡布局上將形成“一港兩鐵六路兩軌”的總體結構。其中,“一港”指昆明新機場,“二鐵”指滬昆客專高速鐵路(渝昆鐵路)和沾昆鐵路兩個鐵路通道;“六路”指昆嵩高速路,機場高速路、昆曲高速路、東南繞城公路四條高速路以及新320國道和呈黃快速兩條快速路。“兩軌”指近期建設的軌道交通6號線(機場線),遠期預留的空港經濟區軌道交通線。
為更好地服務保障長水機場建設運營,官渡區、昆明空港經濟區采取BOT、BT及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已先后建成機場高速路、老320國道長水機場改移段、云水路、云天路、云橋路、云瑞路、李長公路、哨關公路等機場外部重要配套路網。
隨著這些交通網絡的建設和投入使用,這個國家級大型門戶樞紐機場的價值將全面顯現。
區域消費力調查
千萬級客源消費力支撐
作為昆明城市區域縱向發展主軸上的重要節點。昆明空港經濟區規劃區范圍南抵大板橋行政界,西至南面山山腳,北以昆曲高速路為界,東面達秧草凹、螺螄灣一線,總面積158.36平方公里。
人口規劃方面,在綜合考慮機場的建設時序,結合周邊地區交通的建設狀況,至規劃期末(2035年),空港經濟區將達到用地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15萬的規模,其中,近期(2020年)用地規模為10平方公里,人口6萬。
這些人口將是未來空港經濟區消費力的主要支撐之一。在區域開發商看來,空港經濟區消費人群不僅僅來自于區域入駐企業和市民,更要輻射主城區,這一區域未來將成為昆明市民周末休閑度假的首先區域。此外,未來消費力支撐,更要依托中國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每年數千萬級客源帶動。
目前,區域內的消費力主要來自于機場工作人員,和已入駐的航空配套企業人群的需求,新機場已經運營1年多,周邊僅有的兩家酒店,幾個餐飲店,也凸顯出區域商業配套的缺乏。
于是,一些商業配套項目加快入市的步伐。
連線其他城市空港經濟區
重慶西部奧特萊斯購物廣場一種新鮮生活方式打造
西部奧特萊斯位于國家級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場高速金渝立交處,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簡稱“江北機場”)10Km,其在機場路的落戶,帶給重慶人不僅僅是一個新的購物場所,更是一種新鮮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理念。于是,開業第一年,其就憑借斐然業績與良好的口碑,躍入中國奧特萊斯行業前三名,并以網絡排名第一的成績傲然入圍重慶十大時尚地標。其所倡導的“樂享西奧”成為一種響亮的生活態度,OUTLETS所倡導的休閑購物方式也被西奧打造得更精致。除了不斷引進豐富的名品,西奧也在創造更美妙的購物體驗:西部第一個免費露天周末影院,西部第一個向消費者承諾“假一賠十,詐一賠十”的購物廣場……這些,都是樂享的體驗。
其周邊是重慶汽車博覽中心、“龍湖”、“奧林匹克花園”、“愛加麗都”、“綠地翠谷”、“保利高爾夫花園”等十五個、占地20000畝、總規劃入住60萬人口的高檔住宅小區,很好地滿足了區域居住人群的需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