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區建設規劃面向市民征集意見
圖中區域A為北部城市綜合性服務區、區域B為東部臨港型商展交易區、區域C為南部高端制造業集聚區
隨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被國務院批復,新鄭機場T2航站樓啟用,鄭機城鐵即將通車,航空港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昨天召開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規劃(2014—2040)》評審會上,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楊東方表示,城市規劃評審歡迎每一位熱情市民的參與。如果您有好的建議,可以發送到[email protected],由河南商報統一收集后轉交給鄭州市城鄉規劃局。
【規劃看點】
從宏觀概念到方方面面
2010年,鄭州市新鄭綜合保稅區獲得國務院批準成立,當時的《鄭州市航空港區總體規劃(2011—2030年)》規劃范圍是190平方公里。
這個規劃提出“中原之門、智慧之港、生態之城”的發展定位,明確機場圈層布局的空間發展策略。
去年1月,省政府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2013—2040)》,明確了“一核領三區、兩廊系三心、兩軸連三環”的空間結構。
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總規處一位工程師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2013—2040)》是概念性規劃,相對宏觀;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規劃(2014—2040)》是具體規劃,涉及方方面面。
此次討論的總體規劃范圍大約368平方公里,南至炎黃大道,北至雙湖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東至廣惠街,不包含航空港區的核心區。
根據規劃,到2020年,規劃范圍內常住人口規模為110萬人;到2040年,常住人口規模將達到260萬人,城鎮化率為100%。
【空間結構】
三個區域功能各不相同
此次規劃的區域不是一個完整的城市,而是城市的一部分,功能定位是“生態智慧航空大都市主體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將打造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基地,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同時打造現代航空都市,成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根據“一核領三區、兩廊系三心、兩軸連三環”,區域核心發展目標包含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智慧生態三個方面。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區域內以機場形成核心區,周邊規劃北、東、南三區。北區為主中心,是公共文化航空商務中心,也是城市綜合性服務區;東區為臨港型商展交易區,是會展交易中心,也是專業服務中心;南區是公共服務副中心,也是高端制造業集聚區。
此外,區域內依托南水北調和小清河打造兩條濱水景觀廊道,形成實驗區“X”形生態景觀骨架。
【交通便捷】
建設5條軌道延伸至周邊
在區域交通上,以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線網規劃為基礎打造快速鐵路網,實現實驗區對鄭州都市區城際軌道“30分鐘覆蓋圈”和中原城市群“1小時覆蓋圈”。
在對外聯系上,依托G107、迎賓大道打造城市發展軸線,形成十字形城市發展主軸,外加機場功能環、城市核心環和拓展協調環三個道路環形骨架。
為了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將依托都市區軌道線網規劃,建設5條軌道線延伸至周邊,強化區域聯系。
在道路規劃上,形成“七橫七縱”區域快速干線網格,滿足實驗區及機場區旅客快速、安全疏解。
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總規處相關負責人說,交通規劃將以大量的軌道交通串聯組成,減少跨區小汽車出行。結合軌道站點,建設過街交通和地下步行系統,倡導“自行車+公共交通”的綠色出行模式。
【意見征集】
城市規劃歡迎市民提意見
此次規劃進行了分期規劃考慮,劃分為近期建設規劃,中期、中遠期發展指引。至2020年為近期規劃,城鎮化率為86%,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為138.17平方米。
2021年至2025年,規劃常住人口150萬人,城鎮化率97%;到2030年,規劃常住人口190萬人。實驗區產業類型達到符合多元化,逐步提高科技研發和創新產業的比重,區域帶動作用顯著加強,基本奠定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楊東方說,這個區域規劃是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2013—2040)》為基礎制定的,此次評審會也是為了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下一步綜合此次評審會意見修改完善。
楊東方說,城市規劃離不開城市生活的每一個人,包括專家和市民。他表示,市民如果對港區的規劃有想法,可以通過河南商報反饋到規劃部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未來5年甘肅省布局200個通用機場
- 下一篇:珠海通用機場計劃2016年11月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