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產業重要節點城市(圖)
“成都造”C919國產大型客機機頭下線(資料圖片)
一核五園兩區
▲核心區
青羊區 飛機整機、飛機大部件、飛機改裝和機載設備研發制造
▲集群產業園
高新區 無人機、航電設備、航空零部件和北斗導航設備研發制造
新都區 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系統研發制造
雙流區 中小推力航空發動機研制、航空維修和運營服務
彭州市 航空發動機維修與再制造
金堂縣 通航機場、通用航空制造、運營及服務
▲拓展區 新空港產業功能區、天府國際創新中心
聆聽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日前暢談感受時提出,建議把“加強軍民融合創新頂層設計”作為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的重要政策來著重安排。
2015年9月,四川獲批成為全國首批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之一,賦予四川的具體任務就是推動成都、德陽、綿陽地區加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成都將如何軍民深度融合?昨日(7日),記者采訪了參與軍民融合的相關部門、企業、專家,聽聽他們怎么說。
開局之年起好步
航空航天產業是成都工業一張靚麗的名片。作為高端工業產業代表,成都航空航天產業的整體水平、凝聚力、影響力均位列前茅,初步建立起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形成了飛機整機及大部件研制、航空電子產品研制、航空維修等方面的能力,是國家確定的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和重要殲擊機研發制造基地。
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成都將以軍民深度融合為動力、技術創新為驅動、開放合作為導向,整合市內外產學研用投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產業重要節點城市,力爭到2025年,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加強軍民融合 提升成都航空航天產業重要基地地位
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航空發動機含錸高溫合金生產基地正在緊張建設中。這個計劃投資8.9億元的項目,通過各級“人才計劃”引進海外高端航空技術專家團隊,從國外引入“單晶爐、焙燒爐、壓蠟機”等核心設備,將新建一條年產80噸含錸高溫合金生產線和一條年產55000片單晶渦輪葉片生產線。
上述項目是成都航空航天產業的代表之一。成都航空航天產業資源豐富,擁有企事業單位52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戶。2015年,規模以上航空航天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8億元,同比增長36.4%,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9%,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7.50%,利稅6.1億元,同比增長24.49%,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成都制造2025規劃綱要》指導思想的總體要求,突出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是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任務,未來成都將以軍民融合戰略為導向,加強創新驅動,加大航空航天研發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著力加強航空航天科研與試驗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特色突出、創新力強、擁有知名品牌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提升成都作為國家航空航天產業重要基地的地位。
成都將積極推動軍用和民用技術雙向轉化,提升基礎研究及核心研發能力。突破整機和單元體自主設計、試驗、制造和修理,突破低空空域相關技術等。同時,圍繞航空大部件產業集群、民用航空電子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等目標,以成飛、成發、中電科等龍頭企業為核心,吸引全產業鏈的國內外知名航空航天產業企業落地,促進骨干企業及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商用無人機
今年首飛 將運用于民用市場
在四川漢科計算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人員正在研制新一代高端無人機產品。2014年6月,四川漢科聯合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電科10所、中電科29所、中科院光電所、電子科技大學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四川省商用無人機產業聯盟,搶占全國商用無人機應用領先地位。
四川漢科主導成立了商用無人機運營公司(基地)——成都漢天商用無人機系統技術有限公司,開展商用無人機租賃服務、操作培訓、飛行數據處理、銷售等業務,年產值達10億,未來3到5年將形成50億的規模。
今年,四川漢科還將以翼龍無人機為平臺,開展商用無人機首飛示范應用,針對電力系統在高壓巡線、防冰、防火等方面的需求,開展無人機系統平臺及任務載荷等針對性配套建設,并搭建無人機運營控制指揮中心;組建專業商用無人機運營、維護及飛行操控團隊,進行商用無人機試飛及試驗基礎設施建設;在電力系統示范應用成功后,還將進行商用無人機規模化運用推廣。
供應鏈自給率達80%
未來將建商用無人機運營基地
“產業鏈上游為基礎構件、總體集成與設計,中游為核心部件制造與整機制造,下游為營銷與應用服務。”據介紹,成都擁有無人機全產業鏈發展的良好基礎,對無人機系統的產品供應鏈自給率可達80%,成飛公司和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均能完成無人機總裝及交付,成飛公司制造機體結構件,國騰公司提供光電設備,中科院成都光電所研制CCD相機,電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開發軟件,漢科公司等進行軟件測試和開發無人機模擬訓練裝置。
依托技術、品牌和人才等優勢,成都將分階段實現研發-技術集成-產業化、商品化的轉化,建設商用無人機運營基地等項目,推進關鍵技術和核心環節突破,全面實現商用無人機產業化,成為國家重要的無人機制造基地和商用產業化示范城市。
核心產品
成都全面提升飛機整機研發制造水平
■噴氣公務機
通過噴氣公務機研制,進入高端公務機制造行業,帶動國家航空裝備從結構部件制造向系統和整體發展,獲得公務機通航營運經驗,培養完整人才隊伍,培育世界級公務機制造服務商,發展世界公務機研制運營基地。主要依托中航工業、中國電科等集團,吸引國際知名公務機制造商來成都合資,將中航工業公務機發展有限公司的項目實質落地,并加快推進。
■航空發動機
成發公司、5719廠、中航工業燃氣渦輪研究院、成都航宇、中科航發等企業和科研院所,以商發CJ-1000研制任務為基礎,承擔更多航空發動機研制任務,加快推動成都航宇和中科航發形成合金材料、葉片和中小推力航空發動機研制能力,發揮5719廠在葉片修復、再制造方面的技術,實現航空發動機全產業鏈突破。
■通用航空設備
依托成飛民機、成發公司、中電科航電公司等,發展滿足主流公務機和新研無人機需求的通航設備,同時加快通用航空航天產業園和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加快運營服務市場培育,開展通航包機租賃、試飛、培訓、維修保養、器材零部件銷售等服務,構建通用航空航天產業體系。
■飛機關鍵大部件
推動成飛民機爭取C919客機機頭系統集成和新研機型機頭研制任務;推動成都航宇航空發動機含錸高溫合金葉片項目等加快實施。力爭構建以大型飛機機頭、前機身和航空發動機制造為主,集機頭、艙門、活動翼面和發動機機匣等部件和單元體制造為一體的航空大部件產業集群。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