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申請通航飛機直飛“鳥巢” 每小時3.5萬元
受益低空開放等政策,沉悶多年的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起飛。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第15屆北京國際航空展上獨家獲悉,密云已申請開通密云通航機場至“鳥巢”的航線,并預計年內有望獲批并正式開始運營。業內普遍認為,當坐著飛機逛“鳥巢”成為現實,將預示著北京通航產業發展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此前,密云已經與奧林匹克公園簽署了合作協議,使用其飛機起降點實現密云與‘鳥巢’的通航。初步計劃,將投入兩架貝爾407直升機執飛,并以‘鳥巢’為中心開展周邊觀光。飛機可乘坐5名乘客,費用以小時計算,一個往返約一個飛行小時,價格在3.5萬元左右。”落戶密云的北京華彬天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公開資料顯示,華彬天星雖并不為人所熟知,但其母公司是擁有紅牛功能飲料品牌的華彬集團。作為集團航空板塊中的空中VIP服務機構,華彬天星投資改擴建密云通航機場,并以此為基地開展飛行培訓、代客購機、商務包機、空中旅游等服務。
隨后,密云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劉立彬也向記者證實,近期臨時飛行至“鳥巢”已經基本可以實現,但華彬天星公司還在與空軍及民航溝通,將“鳥巢”申請為常態航線。“當然,出于安全等多種因素考慮,常態化飛行的審批過程比較復雜,但絕對有希望獲批。”劉立彬指出。
另據了解,在北京郊區縣中,謀劃開通飛“鳥巢”業務的不止密云一地。對此,劉立彬說,“密云發展通航具有較大優勢,首先,與北京其他通航機場相比,密云機場的空域面積最廣,且也是國內信息化管理水平最高的機場。不僅如此,從制造到維修,密云正不斷完善通航產業鏈”。
前述華彬天星公司負責人則坦言,開通“鳥巢”航線并非以盈利為目的,主要還是看重“鳥巢”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可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能在‘鳥巢’周邊起降的通航公司會更容易被消費者認可與接受”。
根據國家規劃,從今年開始,將在全國范圍逐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形成政府監管、行業指導、市場化運作、全國一體化的低空空域運行管理和服務保障體系。一位業內人士稱,北京作為低空開放呼聲很高的地區,現在四環以外的區域已經實現提前申報,獲批后即可飛行,這也為多個郊區縣加碼通航業務提供了基礎。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昨日北京航展現場也發現,包括延慶、密云、平谷等地均力推通航產業。其中,延慶稱要形成“通航旅游城”,平谷自稱北京通航產業基地的“家”,而密云則喊出“北京通航產業從這里出發”的口號。
針對北京多個郊區縣對通航青睞有加是否會造成行業在井噴中過熱,以及密云申請直飛“鳥巢”是否可行,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私用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相關負責人智杰,他坦言,直通“鳥巢”的常態化通航業務獲批難度較大,即使獲準也可能面臨客戶不足的窘境,不過企業可先從臨時飛行入手,如果市場需求充足再逐漸過渡到常態飛行。另一方面,中國尚處于通航產業發展初期,過熱的擔憂大可不必。不過,隨著進入企業越來越多,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所面臨的風險也應忽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際飛機制造商渴望中國市場
- 下一篇:發改委擬出臺航空租賃政策 打造津滬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