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通用航空制造商綜合實力不強
中航出版傳媒《公務與通用航空》執行主編宗蘇寧表示,國內主流通用航空制造商綜合實力不強,略高端的產品主要采取國際合資、合作和并購國外廠商的模式。而大部分民企及地方政府引進的國外生產線,技術含量較低、一般只進行組裝業務,不具備機型研制和自主生產能力。
宗蘇寧表示,通航制造商以大型國企為主,主要是中航工業旗下的通飛公司(石飛、西銳飛機公司)、裝備公司(沈飛、成飛、洪都)和直升機公司(哈飛、昌飛)等;其次是地方國有企業,如重慶直升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通用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等;第三類是中小民營企業,代表性的如山東濱澳、西安鳳凰、北京科源、上海西科斯基飛機公司等。
宗蘇寧表示,通用飛機譜系不全,國產通用飛機產品數量少、型號單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飛機產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活塞類或渦槳類飛機,不具備自主生產噴氣類公務機等價值鏈高端產品的能力。
截至2012年底,民航局注冊通用飛行器1342架,其中固定翼飛機1017架,旋翼航空器298架,其他27架。固定翼飛機國產化率30%左右,不足三成,主要機型為運5系列、運12,這兩款飛機占國產飛機的比重分別為65%、17%,民用直升機國產化率幾乎為零,僅有幾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企小App的大作用
- 下一篇:膠州李哥莊打造國際航空城 規劃兩帶五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