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空管局飛服中心聯合支部參觀延安梁家河開展紅色教育
7月18-19日,飛服中心聯合支部成員參加了飛服中心組織的延安梁家河紅色教育活動。
梁家河村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向5公里處,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也是在1969年1月習總書記響應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下鄉插隊七年的地方,更是他帶領村民們一起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地方。
來到梁家河村,飛服中心一行20位黨員認真參觀了習總書記當年插隊時住過的窯洞、土炕、習總書記帶領大家修建的水井、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12號知青淤地、創辦的鐵業社,看著眼前的景象,可想當初梁家河耕地少,缺糧少吃、無水無電、農業生產條件、生活環境十分惡劣,但是總書記在這里一待就是7年。他在這里與村民一起勞作,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我充電,多方學習并學以致用,為梁家河打水井修沼氣池,帶領鄉親們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打淤地壩,讓村里有了幾百畝的川水地,解決了村民吃飯喝水的困難。習總書記曾說:“梁家河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將自己與梁家河村融為了一體。七年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最大的收獲有兩點。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身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對于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如今,環顧眼前的梁家河,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煥發著勃勃生機,這里的破爛的窯洞,變成了一間間嶄新的窯洞和平房,村里建起了展覽館,開設了許多的農家樂,供來往的游客參觀、住宿和品嘗美味的鄉村美食。梁家河村從一個無人知道的小山村到現在聞名于世的紅色教育基地,文化旅游村,村里已通上了觀光旅游車,土路變成了柏油路,家家都有自來水,沼氣已進戶。
通過參觀學習,我收獲感觸很多,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洗禮。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念,有一顆不怕艱苦、敢于拼搏的心,更要在工作中堅定信念、扎實肯干,才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張思涵)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首都機場集團:心系職工到一線 炎炎夏日送清涼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