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經濟效應助推上海機場商業品質再升級
今年上半年,上海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客流量3606萬人次,其中國內客流量3530萬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同期水平。7月進入暑運以來,出現了小幅增長,日均航班量達到1775架次,日均客運量達到22萬人次。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上海機場積極落實“雙循環”發展戰略,主動調整機場商業布局,以旅客消費需求為導向,引進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網紅品牌、潮流品牌入駐上海機場開設首店,著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助力提升城市軟實力,為旅客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消費選擇。


今年5月
日本網紅咖啡% ΔRΔBICΔ全球機場首店
意大利百年巧克力品牌Venchi亞洲機場首店
相繼入駐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


創始于日本京都的% ΔRΔBICΔ咖啡虹橋機場店鋪同樣延續了其純白極簡的裝修風格,同步出售其最出名的西班牙拿鐵和新風味黑巧拿鐵,成為旅客享受品質生活的驛站。


始創于1878年的Venchi巧克力,為了突出機場店的與眾不同,推出了僅在虹橋機場售賣的“旅行系列”巧克力禮盒,并為旅客提供50余款不同口味散裝巧克力、30余款精選巧克力禮盒和16款深受公眾喜歡的冰淇淋。

▲國際網紅漢堡Shake Shack國內機場首店
目前,在虹橋機場兩座航站樓首次進駐國內機場的知名餐飲品牌有23個,包括國際網紅漢堡Shake Shack、網紅飲品“彥悅山”等,兼顧各年齡層、各地域旅客消費習慣,也顯現出了虹橋機場強勁的品牌引流效應。

▲虹橋機場一線品牌大道
早在2013年,虹橋機場實施品牌集中布局策略,率先在2號航站樓打造了長360米的“一線品牌大道”,當年即引入了十多個世界知名品牌,其中愛馬仕更是首次入駐中國大陸機場。隨著“一線品牌大道”的持續升級,目前已經匯聚了18家國際知名一線品牌,其中國內首家機場店占比更是提高到了30%。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仍有7家獨立精品香化店鋪在虹橋機場逆勢開業,其中不乏首次入駐國內機場的香奈兒、香水品牌祖瑪瓏等,充分顯示出商家對虹橋機場的認可和信心。


6月30日,本土咖啡潮牌M Stand全國機場首店成為了今年第4家在浦東機場開張的“首店”。位于浦東機場1號航站樓到達區域的M Stand浦東機場限定水晶店,不僅把品牌高口碑創新產品“燕麥杯咖啡”和排隊都難求的“鮮椰冰咖”一并帶進機場,還秉承“一店一設計”的風格,引入“光”的設計靈感,通過通透的幾何體裝置,利用光影效果增強店內的空間感、藝術感和立體感,為旅客打造可小憩放松的舒適空間。M Stand的品牌效益和浦東機場的窗口效應,讓這家首店成為了浦東機場的熱門打卡地。

而此前入駐的加東新加坡餐廳的上海首店、國內機場首店,新零售品牌“逸刻”全國機場首店、以及羅森“東珠泰迪”主題店,也進一步拓寬了浦東機場內多元化的消費場景。


由百聯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新零售品牌“逸刻”,更是把旗下熟食便當品牌“逸匠”、咖啡烘焙品牌“逸焙·咖啡”和“逸焙·烘焙”共同引入機場,真正滿足旅客對美味、健康的便利類商品的“一站式購物”需求。
正是上海機場自身的區位優勢
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
以及巨大的商業潛力
吸引了中高端商業餐飲品牌紛紛入駐
“首店經濟”也進一步帶動
上海機場商業服務品質的持續提升
助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