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凱航空為何青睞737-900ER?
737-900ER
說起奧凱航空,總會不自覺與國際航展聯系在一起。今年2月,奧凱航空在新加坡航展上宣布了12架737訂單,數量不多,但關注度頗高。因為該訂單中包括了三架737 MAX 9,使奧凱航空成為國內首家訂購737 MAX 9的客戶。無獨有偶,兩年前的范堡羅航展上,奧凱航空在宣布10架737新訂單的同時,表示將此前訂單中的5架新一代737-800替換成737-900ER,使奧凱航空成為該機型在中國的首家用戶。
在國際航展舞臺上宣布訂單,國內首家737-900ER用戶、國內首家737 MAX 9客戶,這些標簽在業界看來,奧凱頗為“標新立異”。
對國內絕大多數737運營商來說,737-800是絕對主力機型,奧凱也不例外。在引進737-900ER之前,奧凱所運營的737客機清一色全是737-800機型。波音737-800機型具備可靠性高、運營成本優、盈利能力強等優點,號稱“最賺錢的機型”,備受航空公司青睞,目前國內已有超800架737-800飛機,為各機型之首。既然如此,奧凱在擴張機隊規模時,為什么不引進更多的737-800,反而選擇了737-900ER呢?
引進一款新機型,即便是同一飛機產品家族的不同機型,往往也面臨著飛行員差異培訓、機型通用性等多項挑戰。更何況,737-900ER作為新一代737家族中的最大機型,在737-800的基礎上機身加長了2.7米,坊間傳為易擦尾,而局方對擦尾這類事件的處理也比較嚴重。然而,737-900ER在實際運營中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能賺錢的飛機干嘛不買?
奧凱航空去年2月引進了國內首架737-900ER,目前運營著三架,執飛的航線包括天津到東京、大阪、曼谷等國際航線以及寧波-三亞、珠海-三亞等國內航線。奧凱航空的737-900ER采用的是 200個座位的兩艙布局。奧凱航空市場部總經理韓蓓表示:“在運營成本方面,和737-800相比,因為737-900ER的業載更大,消耗的燃油自然要多一點。不過,737-900ER比737-800多出了20個座位,在整個暑運夏秋計劃的利用率大概在每天11小時。從實際運營經驗來看,去年我們一架737-900ER的利潤比三架737-800飛機的利潤都要高,尤其在大客流的航線。”
這倒印證了波音所宣傳的737-900ER的市場契機和盈利能力。按照波音的說法,目前有一些高密度航線,例如北京市場,比較好的航班時刻資源很緊張。包括國航、深航、上航等航空公司去年的平均客座率超過80%,而通常平均客座率達到75%的時候已經開始出現“溢出”現象。
“溢出”是在分析市場運力大小做的一個數學模型。這個概念就是說飛機在非常滿的時候,要提前預定。航空公司一般會預留一些座位。如果一家公司的票全部售出,乘客會改為選擇其他公司。而這位乘客往往在下次選擇航班的時候,他就不會去第一家公司買票,而會去其他的航空公司買票。
十年以前,平均客座率大概在68%的時候就出現“溢出”,而近年來“溢出”的平均客座率正在慢慢提升。
對于目前國內運營數量最多的737-800,在一些航線的客座率達到80%甚至95%。這樣的航線就比較適合于運力更高的737-900ER。737-900ER的座位數在180到215范圍之內,比737-800多了20多個座位。這樣,通過把737-800和737-900ER相組合,可以更好地與市場需求相匹配。
只要訓練得當,擦尾問題可以避免!
即使737-900ER能掙錢,但畢竟頂著“易擦尾”的傳聞,奧凱難道絲毫不擔心嗎?對此,奧凱航空運行副總裁何躍成表示“擔心可以理解,畢竟737~900ER比737-800機身長2.7米,起飛和落地擦尾角度也相差1-1.5度。但是奧凱目前已經運行737-900ER飛機一年有余了,卻未發生過一起擦尾事件。根據公司QR數據可以看出,只要訓練得當易擦尾問題完全可以避免”。何總自1993年開始從事波音機型的飛機,總飛行時間達20000小時。在他看來,737-800和737-900ER的通用性很高,從飛行角度來說整體區別不大。737-900ER的抬輪速度和其它737機型差別不大,737其它機型的正常抬輪速度在每秒2-3度,737-900ER 大概在2度左右。737-900ER的降落俯仰角略大一點,稍有區別?傮w而言,737-800和737-900ER非常相似,略微有一點點區別,飛過737-300再飛737-800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但是對于737-800到737-900ER來說這個過程不需要太長。
奧凱在引進737-900ER以后,嚴格對737飛行員進行差異化訓練,機長和副駕駛每人都要經過2-3次的帶飛和檢查后才能投入到正常的運營。不過,隨著737-900ER機隊的擴大,奧凱737-800和737-900ER的飛行員完全不需要特殊考慮,可以一同排班。機長和副駕駛這兩種機型可以同飛。
“737-900ER在尾部加裝了防擦尾預警裝置、還有起降姿態警報,通過目前全球近400架架正在飛行的737-900ER的實踐來看,確實有效地防止了起降擦尾事件的發生。但更重要的是,安全第一是我們工作的永恒主題。飛行安全的保障來源于嚴謹的飛行作風和嚴格照章操作。我相信我們奧凱飛行員,當然也包括其他同行中國飛行員能做到全球其它國家飛行員可以做到的。實踐證明我們并沒有因為引進737-900ER增加過多的擔心。目前我們已經訂購了改進版的737 MAX 9,我們的飛行會支持繼續擴大737-900ER和737 MAX 9機隊。”何總補充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在盈利周期,美國航企做些什么?
- 下一篇:航空聯姻旅游 海航下一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