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凈利下滑10.6% 拼搶國際航線效果不理想

擁有亞洲第一機隊的南方航空(SH.600029,下稱南航)發布上半年財務數據,國際原油價格處于相對低位水平仍然讓公司有利可圖,但是客流增量以及折價銷售的策略不足以平衡運力投放帶來的成本增加,從而導致公司上座率、收益率和凈利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南航的營業收入為54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僅為1.36%,凈利潤為31.1億元,同比去年下降10.6%。相比之下,海南航空(SH.600221)和國內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SH.601021)凈利潤分別提升4.4%和19.5%。
由于國際油價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航空公司的最大支出——燃油成本不斷降低。以南航為例,上半年的燃油成本為102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2.6%。在財報中,南航表示會考慮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燃油對沖,從而應對油價隨時可能出現的波動。
除了油價之外,航空公司對于匯率變化同樣敏感。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超過2%。由于航空公司通常以外幣(主要是美元)支付進口商品,比如飛機和發動機,因此負有大量美元外債,美元負債的比例通常都在50%以上,人民幣貶值意味著航空公司的負債成本被迫推高。
和其他航空公司一樣,南航通過提前歸還美元負債和置換融資租賃美元負債縮減了美元負債比例,人民幣融資比例由年初31.7%提高至50.8%,減少了匯兌損失。上半年,公司的匯兌損失為1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倍,但是只有2015年全年的1/4左右。
2016年以來,國航、南航、東航均在通過發行公司債、超短期融資債券、中期票據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民幣融資,其中,超短期融資債券因其兌付時間短而成為各航空公司的首選。南航在上半年發行了兩期公司債券,募集資金近100億元。
南航在財報中表示,如果人民幣對美元每貶值1%,公司凈利潤將會下降3.07億元。
具體來看,南航的運營情況算不上理想,除了凈利潤之外,客座率、收益率和運輸旅客數量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過去幾年,國內的航空公司都是大力拓展國際航線,尤其是直飛國外熱門旅游目的地的航線。以南航為例,上半年陸續開通了深圳-悉尼、深圳-武漢-迪拜、上海-福岡、上海-大坂、長沙-清邁、貴陽-首爾等六條國際航線,并且加密了廣州-洛杉磯及廣州-紐約的航線,國際航線的載客人數同比上漲23.7%。
但是旅客數量的增長并沒有給南航立刻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南航國際航線的客座率同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而且每收費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11.11%。
“上座率的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新開的航線不可能第一時間滿員。在運力以25-30%的幅度增長時,航空公司都會推出特惠價來吸引客流,但是南航在收益率方面做得比較激進,更愿意靠殺價來搶客流。”一家投研機構的航空業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在國際航線方面,南航的優勢在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并且試圖通過建設“廣州之路”將南半球的旅客運輸至廣州進行中轉,但是這一策略正面臨澳航、新加坡航空、國泰航空以及中東航空公司的的挑戰。
同樣地,海南航空國際航線的經營指標同樣不太理想。雖然海航國際運力增加超過50%,但是客座利用率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每收入客公里收益下降14.6%,這表明在國際航線的爭奪上,國內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正愈演愈烈,通過降價的方式獲取旅客資源。
反觀國內,南航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
國內航線運力在小幅增加的背景下,運輸旅客數量卻下降0.23%,客座率下降1.4%,每收費客公里收益下降3.6%。上述投研機構的分析師對此評價道:“南航的國內航線本可以做得更好。”
“市場供大于求,航空公司只能通過低價策略維持運量增長。”東北證券交通行業分析師王曉艷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