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爾航空口岸臺灣居民簽注點業務在呼倫貝爾機場國際候機廳正式啟動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12月13日消息:12月12號晚10點,隨著49名臺灣居民在海拉爾航空口岸進行首次落地簽注業務,海拉爾航空口岸臺灣居民口岸簽注點正式啟動。
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布小林,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周黎明,市委書記羅志虎,市長張利平,市委常委、海拉爾區委書記張玉軍,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長韓軍出席啟動儀式,儀式由市委常委、副市長韓憲軍主持。
臺灣居民口岸簽注業務是由公安部授權的公安機關口岸簽證部門,給未持有大陸通行證件、來往大陸簽注而直接到達口岸的臺灣居民,簽發一次有效來往大陸簽證。2013年12月2日,公安部正式批復授權海拉爾航空口岸處設立臺灣居民口岸簽注點,為進入呼倫貝爾從事商務、旅游、探親等活動的人們搭建了便捷通道,也打通了臺胞經呼倫貝爾赴俄羅斯和蒙古國旅游通道。在海拉爾航空口岸設立臺灣居民口岸簽注點,在自治區尚屬首例,此前,東北地區僅沈陽航空口岸可以辦理該業務。該業務的開辦,標志著海拉爾航空口岸已成為自治區服務功能最完善的航空口岸,為呼倫貝爾市對外開放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張玉軍表示,海拉爾航空口岸臺灣居民口岸簽注業務啟動是市區兩級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重要舉措,標志著海拉爾國際航空口岸簽證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搭建了我市跨區域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對提高呼倫貝爾的知名度、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地方政府按照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中關于打造“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總體要求,深入挖掘呼倫貝爾冬季冰雪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旅游資源,開發精品旅游路線產品。海拉爾區將投入500多萬元,連續開通十班赴臺北的包機,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呼倫貝爾旅游在臺灣市場的份額。通過舉辦內蒙古冰雪那達慕、首屆中國冷極節、邀請芬蘭圣誕老人與游客共度平安夜、“小勇士”冷極體驗及到呼倫貝爾過大年等豐富多彩的冬季旅游活動,進一步提升呼倫貝爾市冬季旅游的市場知名度與影響力,實現2013年冬季旅游接待2萬人次“破冰之旅”的目標,力爭用3年時間將呼倫貝爾市打造成為中國冬季冰雪旅游的第一品牌和旅游目的地,不斷提升呼倫貝爾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呼倫貝爾機場公司總經理張軍表示,機場公司將全力以赴,積極做好海拉爾-臺北航線的安全、服務保障工作,更好發揮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助推器的作用。據悉,海拉爾——臺北冬季旅游包機采用波音737-800機型,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執飛,每周四11時50分從呼倫貝爾機場起飛,15時40分到達臺北;16時40分從臺北返航,20時35分到達呼倫貝爾機場。此班旅游包機的通航,將原本需要兩天時間、輾轉兩地的行程縮短到近4個小時。在不斷滿足兩地游客需求的同時,也為實現呼倫貝爾機場淡旺季均衡發展、打造地方冬季旅游精品線路、促進兩地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開辟了新渠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