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更頻密監控異常飛行 澳馬印合作測試新客機追蹤系統
澳大利亞副總理特拉斯宣布,澳洲將同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合作,測試一套全球首創的客機追蹤系統,能在客機出現狀況時更精準地確定其位置并方便當局采取應急行動。
新系統將把客機飛越偏僻海域時與雷達追蹤站保持聯系的間隔時間,從現有的30至40分鐘縮短到15分鐘。
如果客機偏離指定巡航高度超過200英尺(61米)或偏離指定航道2海里(3.68公里),系統將自動加強對客機的追蹤,例如每五分鐘測定位置甚至持續不斷地跟蹤。
目前,飛越海洋的客機每30至40分鐘向衛星發送包含飛機位置、速度、高度、航向等信息的數據,衛星隨后將這些數據發送給距離最近的地面接收站,最后進入相關機構匯總。
特拉斯昨天在國會宣布實施新追蹤措施時說,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新科技“可增加實時監控”。他說:“這是全球首創,三國將試驗這套在飛機飛越偏僻海域時追蹤飛機位置的系統。”
超過九成寬體客機
已配備相關技術
實施新措施需要飛機配備自動回報監視協定(ADS-C)技術,而九成以上的寬體客機已配有這一技術,包括波音380、777、330、340和350型客機。
特拉斯說,有了新措施,一旦客機遇到問題或偏離原有飛行計劃,“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將能夠更快速地做出反應”。
來臨星期天就是馬航MH370航班失蹤一周年的日子。該客機去年3月8日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失去蹤影,盡管多國合作展開大規模的空中和海底搜尋行動,但仍無法確定客機的最后位置。失蹤客機上載有239人。
澳洲航空服務中心主任休斯頓說,新系統不是“靈丹妙藥”,但是有助于在更好的方案被開發出來之前,改善現有的飛機追蹤方式。休斯頓去年曾擔任搜尋MH370航班聯合協調中心總協調人。
布里斯班航空服務中心
率先展開系統測試
他說:“這是一大進步。它不只是帶來變革,也將使在海洋區域追蹤飛機的工作變得更加有效率。我們將擁有靠近客機出現問題所在處的數據,這與MH370的情況完全不同,那時我們只知道客機最后出現在馬六甲海峽上空。”
特拉斯說,新措施符合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新要求,而系統的試驗工作已率先在澳洲東部城市布里斯班的航空服務中心展開,過后才推廣到澳洲南部的墨爾本,以及印尼和馬來西亞。
MH370失蹤后,如何在客機飛行途中掌握行蹤,以便為事后的搜尋提供更精確的定位,已成為飛行安全領域探討的重點。
國際民航組織一個月前宣布,將在今年內落實新條例,要求全球商業飛機安裝新的追蹤系統,以便能即時、精準地反映飛機的位置。若發生事故,搜尋隊可憑這些信息更準確地鎖定飛機位置,提高搜索效率。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擬議推出的新條例,航空公司必須為所有客機安裝追蹤系統,該系統會每15分鐘自動發送一次位置信號。如果探測到客機出現“異常狀況”,如飛行方向改變或偏離航道時,系統會加快信號的發送頻率,改而每隔一分鐘確認所在位置。
目前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可通過雷達追蹤飛機,不過一旦飛機飛到公海或是飛行高度過低,雷達就可能探測不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