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論壇:多措并舉推進綠色機場建設
結合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基本建設工作,我談一談關于綠色機場建設方面的思考與建議。
一是要深刻理解集團公司綠色機場建設的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展創建綠色出行行動;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今年初召開的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強調,要建立“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標桿體系,對標世界一流機場,著力打造和運營集內在品質和外在品位于一體的現代化民用機場。
當前,地方政府領導也高度重視綠色機場建設。北京市主要領導調研北京新機場建設時提出了相關要求。無論是中央、民航還是地方政府都對機場建設高度重視,也給我們提出了明確的任務。
所以,高質量推進綠色機場建設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更好滿足新時代廣大旅客綠色出行需求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機場與地方經濟健康融合發展、推動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有力保障,更是爭創“四個機場”標桿和建設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強勁動力。
二是要準確把握集團公司綠色機場建設的內涵與任務。建設綠色機場就是在機場建設和運營中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整個項目全周期內都要貫徹綠色理念。機場建設從選址、規劃、設計、施工,做到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機場運行要節約用能、節約用水、節約用材、節約用地;實現環境友好,營造和諧、友好的室內外環境;實現運行高效,航空器運行、旅客流程、設施運行高效。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集團公司建設綠色機場的主要任務是:落實集團公司基本建設總體工作思路和“4-3-2-1”管理模式,努力將北京新機場打造成為綠色機場的全球標桿,逐步將主要干線成員機場建設成為綠色機場的國內示范標桿,逐步建設一批優質、高效、綠色的支線機場;集團公司成為全國綠色機場建設發展理念的先行者和典范。
三是要加快推進集團公司綠色機場建設的實施進程。
(一)持續完善綠色機場管理體系。
一是完善綠色機場指導綱要。早在2015年6月,集團公司就研究發布了《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綠色機場建設指導綱要》,明確了綠色機場建設的核心要素與主要內容,建立了良好基礎。結合民航局及集團公司的最新要求,以及我們的工作實踐,目前正在原有的《綱要》基礎上,重點融入綠色機場運營指導策略,明確綠色機場運營的標準和要求,促進綠色機場建設與運營一體化。在這方面進行修編和完善,這項工作要進一步加快推進。
二是推進綠色機場相關研究。各成員機場編制適宜的綠色施工方案;前一階段北京新機場穩步推進《綠色機場規劃設計、建造與評價關鍵技術研究》《綠色機場評價與健康標準體系研究》等重大專項課題。在加快綠色機場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基礎性功課,正在抓緊結題,抓緊驗收。干線機場要積極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冷熱系統聯合運行方案編制,以及碳排放管理體系研究。
三是加強能源管控手段。要搭建集團公司能源監控平臺,建立能耗與能效數據分析中心,實現對節能減排的集中管理。
(二)全力實踐綠色機場建設。
一是擴大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使用,降低機場綜合能耗。主要干線機場要重點推進落實新能源車輛的應用,無論是北京新機場還是首都機場,都要將其作為重點工作,抓好新能源車輛的推廣應用。北京新機場明確了通用車輛使用新能源車輛達到100%,特種車輛達到10%~20%,因為特種車輛涉及很多車型,目前由于數量少,很多都還沒有車型,首都機場也做了安排;同時,要實施LED光源改造、開展光伏發電項目研究;北京新機場重點啟動實施地源熱泵、光伏發電、飛機除冰廢水處理及除冰液再生系統、自融雪除冰道面、海綿機場等項目建設;首都機場啟動冷熱電三聯供試點項目,完成鍋爐清煤降氮改造;長春機場完成2號航站樓綠色建筑設計標志二星認證,場區供水系統合理采用變頻節能設備。推廣節水器具和設備,充分回收利用雨水、中水。
二是完善基礎計量系統建設。開展分項計量改造、智能抄表系統建設等工作,實現碳排放統計口徑計量器具配備率100%。這些都在新機場逐步推行,在建設過程中通過項目改造落實。
(三)重點落實綠色機場運營。
落實綠色機場運營是我們今后要全力攻堅的重要課題。一是持續增強員工在運營中對節能減排的責任意識和自覺意識,提升員工技術能力,提高員工綠色機場運營管理水平。二是及時了解行業動態,更新調整自身運營標準。同時做好相關領先標準的樹標工作。三是精細數據統計,提升精確計量水平,為運營過程中的數據統計分析提供支持。四是統籌運用好各節能環保設備及系統工具,形成合力,取得實效。在運營中平衡好各系統間的關系,注重生產數據與經營數據的聯系,“算大賬,算總賬”,實現機場整體運營體系的節能與減排。總體來講,通過建設運營一體化的考慮,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項目的需求,在運營過程中根據實踐進行調整、修正,提高機場的運營水平,達到整體上建設機場的目的。(作者為首都機場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廣州向全球民航業發出邀請!穗過境免簽有望拓展到144小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