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的女魔頭,是她設計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耗資800億
歷時四年建造
這個中國最魔幻的機場
——北京大興機場
終于迎來了投運!
圖文素材綜合自網絡及美篇@恒山
從高空俯瞰機場全景
像一只巨大的手掌將希望托起
建筑外形由流暢的曲線構成
與周遭融為一體沒有特別突兀的地方
呈現一派祥和的氣息
這個中國最魔幻的機場
在2016年
被英國《衛報》評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
中國人民so niu bi!!
機場的屋頂面積相當于25個足球場
屋頂中心有一個巨大六邊形天窗
與六條條形天窗、八個氣泡窗相互連接
將機場內部變成一個大型光庭
整個航站樓一共使用了12800塊玻璃
由12300個球形節點和超過60000根連桿
相互連接
光屋頂就使用了8000塊完全不重樣的玻璃
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為了給乘客最大化的公共空間
設計師簡化了建筑形式
將C形柱頂部與氣泡天窗相接
使屋面與承重結構一體化
整個屋頂就用了8根C形柱來支撐
創造了幾乎無柱的巨大中庭
陽光穿透玻璃撒滿大廳
旅客沐浴著陽光開啟自己的旅程
這座獲得了眾多贊譽的魔幻機場
是英國建筑設計師
扎哈·哈迪德
留給我們的天堂之禮
2014年11月
法國ADP Ingenierie 建筑事務所
攜手扎哈·哈迪德
定下了北京大興機場最終設計方案
2016年3月31日
機場在剛開始建設不久
這位偉大的建筑師被上帝帶去了天堂
扎哈被世人稱為“建筑界的女魔頭”
除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她還為中國留下了許多曠世奇作
借此機會我們一起緬懷下
1
沐梵世酒店
Morpheus Hotel
坐標 澳門
扎哈設計的這間酒店
是全世界第一座采用
自由形態外骨骼結構的大樓
大樓的中央有8字形的鏤空配上
扎哈標志性的流暢線條和優美曲線
讓人覺得這建筑屬于未來
酒店內部都是幾何結構
中庭配有12臺觀光電梯
置身余內仿佛步入了夢幻世界
這間酒店在扎哈逝世一年時建成
是她令世人嘆服的遺作之一
2
SOHO中國項目
坐標 北京&上海
銀河SOHO
以四合院的院落形式為主
整個建筑的靈感來自梯田
扎哈將生活氣息用現代化的手法表現
望京SOHO
宛如三座繁華都市里的大山
用流動的曲線詮釋著與其他建筑的區別
凌空SOHO
扎哈通過流線型和豐富的空間變化
表達出速度與激情的主題
與虹橋機場相互輝映
3
香港賽馬會創新樓
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坐標 香港
香港理工大學內
一個像船一樣的大樓在14年建成
創新樓建筑外觀以線條包裹玻璃
墻面以白色為主
不規則的建筑造型
與四周紅磚林立的港理格格不入
香港寸土寸金
大樓實際占地面積過小
這種不規則的造型
增加大樓的內部實際使用空間
而創新樓的出入口向外延伸
宛如宇宙飛船的入口
扎哈用自己的設計
給香港理工大學帶來了科幻與現代感
4
廣州大劇院
Guangzhou Opera House
坐標 廣州
5
南京青奧中心
Nanjing Youth Olympics Center Towers
坐標 南京
6
成都當代藝術中心
New Century City Art Center
坐標 成都
7
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Changsha Meixihu International
Culture & Art Center
坐標 長沙
附:扎哈.哈迪德生平簡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達,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200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筑聯盟學院AA school學習建筑學,1977年從AA Diploma畢業,獲得建筑聯盟學院本科學位。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蘭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廈以及迪拜舞蹈大廈(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是廣州大劇院,北京銀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奧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學建筑樓等也都出自她手。
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在邁阿密的一家醫院中因心臟疾病而去世,享年66歲。
早年經歷
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個富裕、開明的家庭。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獨立,在女兒身上投入了很多的期待。她父親一位世交的兒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師,這位鄰家哥哥對年幼的哈迪德產生了極大影響。另外,母親的品位也深深影響了哈迪德。從小,哈迪德就看著母親在家里來“乾坤大移位”——因為母親又買了標新立異的新家具。
建筑界的女魔頭
18歲,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攻讀數學系。22歲時,全家為了她的學業移居倫敦,她開始在著名的建筑學府——建筑聯盟學院學習。當時,她的導師是荷蘭著名建筑師雷姆·庫哈斯。那會兒,哈迪德的火爆脾氣就很有名了,但那正是導師和同學喜歡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發力的源泉。
1977年,哈迪德畢業后加入大都會事務所(OMA),在那里做了兩年的學生和六個月的合伙人,之后創立個人工作室,開始大量參與國際競賽。她的設計中開始出現銳角尖頂、流動絲巾一樣的長弧曲線,給大家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
▼盧浮宮伊斯蘭展廳--哈迪德作品
哈迪德的成名之路充滿荊棘。盡管她很早就被稱作“解構主義大師”,盡管她大膽運用幾何結構,得過大大小小的獎項,有時一年多達四項,仍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她怪異的設計方案。著名的主流建筑師羅伯特·亞當就曾尖銳地批評:“她根本不考慮地板落差極大、墻壁傾斜、天花高吊……對其中生活工作的人有何不便。空間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膠泥一樣,只是滿足她孩子一樣的玩興。”
▼哈扎設計展覽館坐落地點:Weil am Rhein,德國
▼東京奧運會主場館
▼迪拜表演藝術中心
《時代》雜志說扎哈是強勢感性
極具偶像氣質的人
她用她的設計向世人證明
女性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靠自己努力獨立地過完一生
盡管她生前飽受爭議
但是她的作品無疑
給世界增添了另一種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