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百人計劃”借調人員回國
4月26日,民航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百人計劃”第二批赴國際民航組織借調人員回國總結座談會在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舉行。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出席會議,要求今后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全球化的眼光看問題,培養更多國際化的青年人才。
夏興華說,第二批赴國際民航組織借調人員工作適應性強,工作勤奮,善于思考,團隊精神強,用自身行動塑造了中國民航的良好形象。他要求借調人員回國后要以謙虛謹慎的工作態度,認真思考總結一年來的工作,將其作為自己工作、學習、成長難能可貴的經歷,同時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深入思考如何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不斷改進本單位工作。要繼續與國際民航組織積極聯系溝通,交流想法和信息。
夏興華強調,中國民航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系統,需要更多地站在世界看中國,透過中國看世界。中國民航要開闊視野,以全球眼光看問題,今后要不斷增強預知國際政策標準的能力,增強在國際民航標準制定過程中的話語權。民航的未來屬于年輕人,青年人才要到世界級的舞臺上進行歷練。“百人計劃”不僅幫助解決了一些工作實際問題,也體現了未來民航的發展方向,從長遠來看是非常有意義的項目。今后要繼續建立“百人計劃”綜合人才庫,實行對人才的跟蹤,加強用對人才的合理培養使用。
座談會上,借調人員分別進行了工作總結發言,他們紛紛表示,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在了解更多業務知識的同時,還融入了國際工作環境,積極參與了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維護了中國民航利益。借調人員還結合自身體會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民航局人事科教司、國際司,民航管理干部學院相關領導以及部分派出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
據了解,為貫徹民航強國戰略構想,2010年民航局啟動了民航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百人計劃”,即在5年內,每年選派10名左右行業優秀青年人才和中青年專家到國際民航組織實踐鍛煉和工作交流,借調期限一般為一年。迄今為止已派出兩批共21名借調人員。其中第二批人員分別來自民航局、華東局、中南局、西北局、空管局、首都機場及國航等單位,借調崗位包括運輸局、行政局、技術合作局、航行局等四個部門。兩批借調人員均較好地完成了借調工作任務,得到了國際民航組織和代表處的高度評價。第三批人員計劃于今年8月啟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