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局長呂爾學:“品質西南”正式起航
前不久,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局長呂爾學一篇《全面提升品質真情服務人民》的文章在本報發表,引起業內關注。文章中提到:“為全面貫徹民航局對行業工作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西南局近期已經在轄區內提出了全面提升西南民航品質、打造‘品質西南’的工作目標。”
“品質西南”的內涵應該如何理解?要實現西南民航品質提升,具體需要從哪些方面開展工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了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采訪了呂爾學。
全面提升品質是必然要求
呂爾學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對民航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以及民航局新一屆班子的工作部署,實現西南民航‘十三五’時期更好更快發展,我們必須全面提升各項工作質量。”
呂爾學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對民航業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指導行業做好“十三五”時期各項工作,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提出牢固樹立“發展為了人民”理念,推進運輸航空、通用航空兩翼齊飛,堅持飛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務三條底線,加強機場網、航線網和信息監控網三個網絡建設,努力補齊空域資源、適航能力、服務品質和應急處置四個短板,促進我國從民航大國邁向民航強國。
近幾年,西南局黨委結合轄區實際和特點,先后提出了“打牢安全基礎,提升綜合保障能力”以及積極引導“國際化和大眾化”的發展思路,對西南民航的持續安全健康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例如,2015年,成都雙流機場新增國際及地區航線21條,同比增長31.8%,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大關,居中西部之首;西雙版納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3.2萬人次,同比增長250.1%,增長率西南第一。同時,西南地區開通支線航線317條,占國內航線總數的40%左右,同比增長13.6%;開通藏區機場之間互通航線6條。目前,西南民航安全形勢平穩,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前景廣闊,但行業發展依然面臨很多挑戰,包括安全壓力持續增大,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發展質量需要提升,監管能力亟待加強等。
在此背景下,西南局提出了全面提升品質,打造“品質西南”的工作目標,通過提升安全品質、服務品質、發展品質、監管品質,以堅持改革創新理念為思想動力,以堅持廉政安全底線為政治保障,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提升安全品質 夯實安全基礎
呂爾學說:“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題,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做好了安全工作,做好其他工作才具備條件。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行業持續快速發展與安全綜合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并將長期存在,西南地區特有的安全風險決定了我們仍將是安全壓力最大的地區。”據了解,西南轄區內共有高原機場22個、高高原機場11個,均占全國總數的2/3以上,稻城機場海拔4411米,位居世界之首,高高原串飛已成常態,安全運行風險在不斷增大。同時,西南地區運輸航空公司多,共計20家,新、小公司比重大、發展速度快、安全基礎薄弱;運輸機場共44個,是全國最大的運輸機場群,大型樞紐機場密集,支線機場眾多,干支發展不平衡,運行保障難度大。此外,國產ARJ21飛機將在西南地區首次投入運行,其肩負著確保國產民機安全運行的神圣責任和艱巨任務。面對這些挑戰和困難,西南局從科學合理調控發展速度、打造高高原安全運行國際標桿、打造高素質的專業人員隊伍、打造全國領先的新技術應用體系、打造務求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五個方面入手,切實提升安全品質。
“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在保障高原和高高原飛行方面已經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保持了高高原機場運行零事故的安全紀錄,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懈怠。”呂爾學擲地有聲地說,“未來,在民航局的統一部署下,我們要爭取打造高高原安全運行的國際標桿。現在,我們還在不斷總結高高原安全運行經驗,在飛行運行、空管、地面保障、專業人員資質能力和健康管理、航空器適航維修等方面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新標準。我們將不斷完善高高原安全運行、飛行人員健康管理、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等方面的標準,并向國際民航組織推薦。”
提升服務品質 真情服務大眾
民航服務工作既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行業發展的短板。呂爾學頗有感觸地說:“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為廣大公眾服務、為行業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服務’的理念,不斷擴大真情服務范疇,從整體上提升西南民航的服務品質。”
記者了解到,西南局把做好航班正常工作作為提升服務品質的第一要務。2015年,昆明、重慶、成都機場放行正常率在千萬級機場中位居前列,西雙版納、麗江機場放行正常率在千萬級以下機場中名列前茅。西南地區一是抓住航班正常工作這個“龍頭”,注重源頭治理,打造真情服務的“主陣地”;二是增強大民航意識,發揮好系統性作用,全面改善真情服務的“軟環境”;三是更加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加大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投入力度,優化真情服務的“硬支撐”;四是加大監管力度,規范督察內容,探索真情服務的“高標準”。按照民航局指示,西南局近期已部署川航開展真情服務試點工作,著力打造高高原優質航班,推進購票、地面、空中全流程服務升級,確保能為旅客提供“安全、正點、便捷、舒心”的優質服務體驗。
提升發展品質 滿足社會需求
民航作為重要戰略產業,不僅要為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便利,還要抓住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服務于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需要。呂爾學表示,西南民航將始終圍繞“三個網絡”建設以及補齊“四個短板”工作主線,結合西南民航引導“國際化和大眾化”的發展方向,從加快機場網絡建設,提高保障能力;優化航線網絡建設,強化樞紐功能;支持通航發展,促進“兩翼”齊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體系建設等四個方面狠下功夫,促進西南民航發展品質全面提升。
呂爾學指出,民航運輸的核心歸根結底是要提高通達性,西南局積極實施航空大眾化戰略,就是要推進干支結合、支支相通的航線網絡布局,支持低成本和支線航空發展,大力提高邊遠地區通達性,充分發揮民航“惠民生”作用。同時,在推動國際化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樞紐建設,進一步強化昆明機場門戶樞紐以及成都、重慶機場區域樞紐的功能定位,圍繞機場功能定位優化航班時刻等資源配置政策,加強統一規劃和協調,轉變增長方式。在堅持大力提高成都、昆明、重慶機場國際化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支持昆明機場完善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航線網絡,加強樞紐機場連接,提高樞紐機場中轉率,進一步優化干支連接,形成干支機場定位明確、差異發展、協調連接的科學發展體系。
提升監管品質 確保規范運行
隨著民航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行業監管任務和服務內容不斷增加,但監管人員的數量并沒有同步增長,行業監管面臨巨大考驗,監管品質的提升更是迫在眉睫。
說起如何提升監管品質,呂爾學認為,首先一定要把握堅持“安全底線”這個原則。要充分發揚“嚴”的精神和“實”的作風,嚴格執行規章標準,嚴肅查處違規違章行為,“寧做惡人,不做罪人”。要抓住安全責任這個“牛鼻子”,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總體要求,協調地方政府并督促企事業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管理局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實施辦法。其次要抓住提高監管能力這個關鍵。大力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監管隊伍的專業素質,嚴格要求,真情關愛,打造一支作風過硬、敢于擔當、能力突出的監察員隊伍。通過監管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和方式創新,全面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最后要牢記服務行業發展這個宗旨。要及時研究解決行業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為行業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要按照“簡政放權”要求,進一步深化航空公司籌建、飛機引進、航線時刻資源分配等行政許可、審批改革。要增強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企事業單位服務,為促進行業良好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服務。
他說:“作為提升監管品質的重要舉措,西南局于2015年建立了行政處罰信息定期公示制度,并于近期通過政務外網公布了轄區2015年度共有38條行政處罰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增強了政府公信力,提升了依法監管品質,也彰顯了公正透明執法的信心和勇氣。”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建設民航強國的偉大事業開啟了新的征程。呂爾學說:“現在我們要鼓足干勁兒,團結一心,抓住機遇,奮發有為,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和民航局局長馮正霖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三個底線’,全面提升西南民航品質,著力打造‘品質西南’,為推動西南民航在‘十三五’時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而努力奮斗!”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