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思考:隱患如刺,拔除有道
安全隱患就像扎入人體中的刺一樣,即便刺在肌膚,若不及時剔除也可能引發炎癥,傷及肢體;何況刺在要害,不容耽擱,除之后快,否則必然危及生命。
有刺即拔,有病即治,比喻淺顯,道理也并不深奧,但面臨實際工作,卻不那么簡單。從運行保障單位角度而言,有刺不拔,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曰諱。保障單位領導并非責任心不強、事業心不夠,而是過于自信,一力承擔,自以為所管工作盡心到位,聽聞安全監察部門、兄弟單位、內部員工提出隱患意見,覺得面子上不好看,領導面前說不過去,所以有意回避、遮掩。常見的托辭是“你們不了解情況”、“實際不是那樣”、“那么做另有原因”等等。這在有一定成績甚至有先進榮譽的單位比較常見。二曰忙。忙于階段性、突擊性、事務性具體工作不能自拔,常有“等忙完了這段再說”、“有替代措施就行”、“基礎性工作需要慢功夫,緩一緩可以理解”的心理。這在基層保障單位普遍存在。三曰難。消除安全隱患,有時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需要協調利益相關單位,不是某個保障單位單純能夠完成的,于是畏難情緒滋生,“反正隱患已經找到,解決不是我們的事”。這在有一定職能的基層保障單位中并不少見。
以上原因或借口,根源在于認識,為消除安全隱患自設障礙,值得我們認真反思。在視安全為生命的行業里,在“零容忍”的要求下,不拔除隱患之刺,有悖于我們職業的初心。結合現場指揮中心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有三點想法:
1、要果斷解決力所能及的安全隱患,自己拔刺。僅涉及單位內部的安全隱患,整改容易但常被忽略,宜盯住不放,務求逐項落實;涉及職責交叉的隱患,要有擔當意識,向前一步,主動承接,主導整改。年內我們依據8月份制定的整改治理辦法解決了內部信息傳遞等一系列問題,效果良好,說明相關機制運行有效,值得堅持。但在員工自愿報告引導、運用分析工具深入自查等方面指揮中心做得還不夠,要向駐場航空公司、機務工程分公司等兄弟單位認真學習。
2、要推動解決久拖不決的安全隱患,合力拔刺。涉及人員增補、資金投入的整改項目,不是本單位能夠解決的,易產生等、靠、推思想,尤須自覺克服,宜主動與機關職能部門溝通,說明情況,求得認同。指揮中心場道評估、燈光升級改造、應急救援設備等整改項目涉及資金千余萬,但近期職能部門經研究均已列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解決時間已定,合力整改效果顯著。
3、要探討解決安全隱患的難點問題,借力拔刺。凈空環境整治、鳥害防治、圍界外環境整治等涉及周邊多個單位和村落,歷來是安全整改的難點所在,如不整改到位,安全危害極大。中心場務部門主動協調地方政府和村級機構,已砍除圍界超高樹木近200棵,鳥害生態整治也已初見成效。下一步擬研討依法整治的新思路,嘗試推動《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工作,其他機場已有成功經驗,需要考察借鑒,適時啟動。
保障單位對隱患整改的認識如果存在問題,未免遲鈍,自我容忍,必誤大事。基層管理人員履職務在實干,要以發現隱患為能、消除隱患為榮的態度認真體會、踐行集團公司的“安全三觀”,愿與各位同事共勉之。(河北機場集團安全運行總監 李宏偉)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學校花千萬買飛機”沒必要大驚小怪
- 下一篇:隱患不除 安全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