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機場:航空物流走強 國家級物流樞紐可期
重慶機場2015年工作報告顯示,2014年重慶機場貨郵吞吐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0.2萬噸,同比增長7.9%;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達9.9萬噸,同比增長12%,約占航空物流總量的1/3,其中IT等高端產品約占國際(地區)航空物流總量的2/3。值得一提的是,僅重慶機場國際快件中心的年航空快件運送量就達3850噸,同比增長17%,航空物流總量的增長標志著重慶機場“國家級物流樞紐”建設邁出堅實的一步。
開拓市場 全力增加貨量
領先的市場戰略和較強的營銷能力是航空物流總量增加的動力。2014年,重慶機場通過健全貨運航線網絡、引進龍頭物流企業,對航空物流市場進行了有重點、有力度、有效率的開拓。
2014年6月,中國郵政航空公司開通了南京—長沙—重慶全貨運航線;2014年10月,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開通了青島—上海—重慶全貨運航線,加上順豐之前開通的2條全貨運航線。重慶機場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相繼開通了4條快件全貨運航線,輻射到中東部多座大中城市。目前,重慶機場已開通國際(地區)全貨運航線22條,通航城市達 17個,覆蓋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紐約、悉尼等地。
重慶機場還積極引進龍頭物流企業,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在與順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重慶機場通過爭取政府支持、細化招商材料、拜訪企業總部等方式,促成順豐于去年9月將重慶地區唯一區域性中轉樞紐遷至重慶機場物流分撥中心。該中轉樞紐占地1萬平方米以上,處理能力可達每天20萬票。自順豐正式落戶渝北區及其中轉樞紐遷入重慶機場以來,其年處理快件能力已達6200萬票,進出港貨量達2.6萬噸。
規范管理 全力做好服務
優質的管理服務和良好的運營環境是航空物流總量增加的保證。2014年,重慶機場通過持續不斷地為聯檢單位、園區企業及園區工作人員提供優質服務,為他們創造了健康、規范的運營環境。
重慶機場認真做好聯檢單位流程對接、日常辦公、后勤保障等服務環境優化工作。在保稅港區海關與機場海關職責調整期間,機場順勢推動了海關物流監控科大樓整修等工作,為加快機場“大通關”平臺建設、爭取有利通關環境提供了支持。
此外,重慶機場還通過“送培訓進企業”等方式,靠前開展物流園區安全宣傳、安全培訓相關工作,輔以常態化物流園區安全專項檢查,確保物流園區絕對安全;通過發放物流園區調查問卷征求意見等方式,“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園區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提高物流園區服務品質;通過加強外包管理,確保保潔、維修、綠化、保安等保障工作有序開展。
為了優化物流園區作業秩序和行為規范,2014年6月,重慶機場全面實施物流園區工作人員準入管理,通過編制《航空物流園工作人員準入手冊》并組織相關培訓、考試,使物流園區226名工作人員通過考試,獲取準入證明。
惠普(重慶)有限公司在給重慶機場的感謝信中曾表示,重慶機場能夠深入企業了解需求,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提供便利,以滿足企業高效運作的需求,極大地保障了企業出貨的效率和品質。
筑巢引鳳 全力優化平臺
科學的物流園區規劃和完善的口岸功能是航空物流總量持續增加的基石。2014年,重慶機場通過優化園區規劃、改善口岸功能,全力構建綜合性、專業化、高端型的航空物流發展平臺。
重慶機場結合渝北區建設“臨空經濟五大功能區”規劃精神和打造“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戰略平臺構想,規劃物流園區9000畝,根據功能差異分為A至E五大區域。各區域定位明確、功能互補,并與周邊區域臨空產業發展規劃機對接、良性互動,有效實現了重慶機場物流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控制、統一開發”。
重慶機場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開展進境水果指定口岸申報、建設工作,使重慶空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于2014年12月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復,標志著重慶市成為西部內陸首座擁有進境水果指定口岸的城市。此外,在順利完成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的基礎上, 2014年9月,重慶機場進口冰鮮水產品口岸也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對其進行的督察考核。
為此,中國平安集團、美國格羅方德公司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近期先后帶隊來到重慶機場考察航空物流發展和物流園區規劃情況,均對重慶機場航空物流發展前景表示關注,同時表達出希望雙方在共建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等方面深化交流和開展戰略合作的強烈意愿。
2015年,重慶機場在轉變航空物流經營方式、優化物流園區發展平臺、引進重量級物流企業等方面不斷努力,重點開展優化運營模式、提高服務水平、發展航空快件等各項工作,繼續朝著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的目標穩步前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