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圓滿完成Ⅲ類運行試飛
7月23日,在民航新疆管理局的精心組織、統一部署,新疆機場集團、民航新疆空管局、南航股份新疆分公司等相關單位的積極配合下,烏魯木齊國際機場Ⅲ類運行試飛工作圓滿完成。
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勢低洼,冬季12月至次年1月凍霧、霾、團霧和低云天氣頻發,遇靜風時霧氣不易散去,極端天氣現象對轄區內航班正常保障造成很大影響。為進一步提高低能見度天氣條件下的運行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增加機場運行的安全裕度,民航新疆管理局年初即開始安排部署Ⅲ類運行推進工作。經過各單位數月的不懈努力,試飛工作如期進行。
烏魯木齊機場Ⅲ類運行最低標準是跑道視程RVR 150米, 決斷高度DH 0米,是除北京大興、上海浦東機場外,全國屈指可數的Ⅲ類運行機場。本次試飛由南航B787-8機型執行,模擬凍霧天氣條件下,跑道視程(RVR)由650米開始下降至200米左右,然后逐步好轉的過程。空中試飛全程實施雷達引導,完成兩次進近,第一次ⅢA類進近,進近最后階段復飛;第二次ⅢB類進近全過程、落地。地面各單位完成從低能見度運行啟動準備,到實施過程中Ⅱ類向Ⅲ類的運行切換,再到程序終止的全流程保障。
試飛工作旨在考察烏魯木齊國際機場Ⅲ類運行飛行程序、機場運行最低標準的準確性和適用性;Ⅲ類運行條件下,滑行路線的可用性;地空聯絡、管制指揮及滑行引導方案的可行性、機場標識標牌、警示燈、警戒燈的準確性及辨識程度;導航設施信號的準確性、穩定性及可靠性;機場無障礙區、導航設施敏感區及臨界區的保護情況;跑道燈光系統、滑行道燈光系統的強度、完整性;精密進近航道指示儀的工作情況;以及應急救援、消防救護等方案的適用性等。
為做好Ⅲ類運行推進實施和試飛任務,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分公司各部門積極努力、通力協作,做了大量準備。從硬件配置上,完成機坪塔臺工程建設、助航燈光的更新改造、飛行區車輛定位系統的配置安裝、場監雷達信息點建設等。為保證設施設備的適用性,4月至6月期間,分公司先后組織了兩次機場設施設備的符合性檢查,按照規章要求全面梳理、檢查,對存在問題逐項制定措施并落實整改。從軟件建設上,編制完成《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低能見度運行控制程序》,進行路徑規劃、制定運行規范,完成管制人員培訓、飛行程序設計及航行資料的發布、助航燈光的校驗等,組織并配合局方完成Ⅲ類運行的模擬機驗證及低能見度運行程序桌面演練。除此之外,分公司還特別委托第三方評估公司天津航大天元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對烏魯木齊國際機場Ⅲ類運行開展綜合安全評估,這也是國內首次通過第三方開展的此類專項評估。
“寶劍鋒從磨礪出”,雖然疫情當前,但新疆民航人克服重重困難,砥礪前行,為把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打造成為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全天候運行標桿機場不懈奮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昌機場:暑期加密廈門航班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