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2019年2家機場集團賺下了所有機場的利潤
每年行業內人士對航空公司的經營情況都非常關注,但是對機場的業績就不那么關心了。
大家關心的是各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至于賺不賺錢似乎沒那么重要了。
不過機場間的業績也千差萬別,除了受自己經營管理水平影響之外,還受到機場的規模、國際旅客占比、是否有新的擴建工程啟用等因素影響。
不過,實際上也有必要看看機場的業績。
01
2019年全民航機場賺了161億元
2019年,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624.9億元,比上年增長5.0%;
利潤總額541.3億元,比上年增加57.6億元。
其中,航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87.2億元,比上年增長6.5%;
利潤總額261.1億元,比上年增加57.3億元。
機場實現營業收入120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
利潤總額161.1億元,比上年減少5.5億元。
航空公司收入占全民航的61.1%,利潤占全民航的48.2%。
機場收入占全民航的11.4%,利潤占全民航的29.8%。
從這個角度來看,機場的盈利能力要遠遠強于航空公司。
一般來說,小機場、小航空公司都虧損。
但隨著機場規模的擴大,機場的盈利能力是越來越強的(除了啟動擴建工程之外)。
而航空公司一般來說,規模越大,呈現一定規模效應,即越來越賺錢;但是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一定的規模不經濟,可能規模越大反而盈利水平越差。
02
五大機場集團誰最賺錢
我們知道國內大多數省份都組建了機場機場,其中跨省級機場集團主要有首都機場集團、西部機場集團、海航機場集團。
當然隨著上海機場集團參與到南通新機場的建設當中,未來也可能成為跨省級的機場集團。
小編搜集到首都、上海、海航、浙江、新疆等5家機場集團的2019年生產經營情況,不難發現首都機場集團、上海機場集團的業績遙遙領先于其他機場集團。
從營收來看:
首都機場集團作為中國民航局唯一直屬的機場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場集團,旗下擁有北京(首都、大興)、天津、河北、江西、吉林、內蒙古、黑龍江等 7 省(直轄市、自治區)所轄干支機場 53 個。
首都機場集團下轄 8 個機場(集團),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天津濱海、江西機場集團、吉林省機場集團、內蒙古機場集團、黑龍江省機場集團公司、 河北機場集團。
因此首都機場集團的收入遙遙領先于其他機場集團,2019年營收249億元,同比增長3.34%。
上海機場集團旗下雖然僅有浦東和虹橋兩家機場,但是勝在精,2019年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7.62%。
浙江機場集團營收58.4億元,同比增長7.73%。
新疆機場集團營收21.6億元,同比增長11.27%,增速最快。
海航機場集團營收18.1億元,幾乎沒有增長。
2019年5家機場集團營收單位:億元
從凈利潤來看:
上海機場集團以64.7億元占據首位,其中浦東機場貢獻了絕大部分利潤。
首都機場集團以59.3億元緊追其后。
僅上海、首都兩家機場集團的利潤總額就達到了160億元,貢獻了全民航所有機場利潤161的幾乎全部。
剩下的機場就是利潤與虧損基本持平。
由此可見,上海、首都機場集團在國內機場集團中的地位。
03
12家機場業績排行
小編查詢了國內12家機場的2019年業績。
總體來說,呈現以下一些特點:
一是浦東、首都機場兩家營收不相上下,但浦東機場的凈利潤是首都機場的一倍。
二是白云機場營收、利潤都排名浦東與首都機場之后,位列第三。
三是寶安、杭州、廈門、美蘭、祿口這5家機場的利潤相差不大,但廈門與美蘭機場的凈利率明顯領先。
四是重慶江北和三亞鳳凰機場都出現了虧損,尤其是重慶機場虧損幅度較大。其中重慶機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T3啟用以來,運營成本和財務費用都增加比較大,僅財務費用就高達5億元左右。
五是蘇南碩放機場以5.2億元的營收獲得1.5億元的凈利,令人刮目相看,畢竟碩放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才800萬人次。
對各家機場的業績,您怎么看?(來源:民航之翼)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法國單方面削減航班對中國航司及兩國民眾造成傷害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