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江蘇準備怎么做?
集聚了23家機場、未來航空需求規模約3億人次的長三角地區正在加速航空一體化進展。國家剛剛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長三角要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在這片資源最集中、航空需求最旺盛的“黃金三角”上,江蘇人“家門口”的機場將如何騰飛?對于百姓出行將帶來哪些便利?記者近日進行了多方采訪。
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有多大?
未來約有3億人次航空出行需求
無論是紐約、華盛頓還是倫敦城市群,每一個世界級城市群都擁有多個機場。那么寫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未來有多大規模?作為其中一部分,江蘇的航空業將如何發展?
交通部門提供一組數據顯示,由滬蘇浙皖27個城市組成的長三角城市群中現有機場23個。
不過,就城市群大型城市機場構成相比,長三角未來仍有無限發展空間。眼下,上海及周邊現有浦東、虹橋、南通、無錫、嘉興5個機場,而紐約、華盛頓機場體系分別有7個機場、8個機場。據預測長三角城市群未來航空需求規模約3億人次,從上海及周邊城市人口規模、區域面積、經濟規模比較,現有的機場布局不能完全滿足未來需求,現有機場體系層級尚不清晰,市場分工不夠明確,需要統籌謀劃,系統布局。“江蘇建設無錫碩放區域性樞紐機場,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蘇州機場,將是對上海多機場體系的有力補充和支撐。” 相關人士表示。
江蘇準備怎么做?
火車站、地鐵站10分鐘到航站樓
令人不容忽視的是,在長三角范圍內,江蘇的航空力量并不強。中設設計集團近期曾利用手機信令數據做過一個專項研究。結果顯示,江蘇9大機場目前僅承擔本省54.4%的航空出行客流,剩余的客流利用上海兩個機場及杭州蕭山機場出行。在長三角航空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江蘇航空補短板已是迫在眉睫。
“增強機場輻射范圍,讓江蘇人更方便地在家門口坐飛機,是推動江蘇機場發展的必要舉措。”為此,目前江蘇正與長三角兄弟省市一道,共建軌道上的機場群,打造“快、暢、便”三大系統,建成“暢達、高效、智慧”的機場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快”系統,即在外圍地區建設輻射長三角的區域快速通道體系,與長三角核心城市形成2小時出行圈,與主樞紐形成1小時出行圈,與主城區0.5小時通達。“暢”系統,將實現空港地區機動車10分鐘內上快速路和地區干線公路,15分鐘內通達國省干線公路,城市居民步行5分鐘內可達公交車站。“便”系統,旨在打造機場核心區一體化樞紐換乘體系,實現機場客流便捷安全的集散,鐵路站10分鐘到航站樓,地鐵站10分鐘到航站樓。
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來看這些利好
長三角民航的協同發展,是落實中央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崛起,江蘇在重點提升南京祿口機場國際運輸能力,建設南京都市圈機場系統的同時,還將積極融入上海都市圈機場系統建設,策應合肥都市圈機場系統建設。對于江蘇人來說,未來“家門口”的機場將更加便利。
【東部機場集團】
推動鎮宣、寧宣黃、寧揚寧馬盡快開工
作為省會城市的機場,也是江蘇第一大機場,一大波交通利好正在涌來。為提升南京祿口機場輻射能級,交通部門正推動鎮宣、寧宣黃、寧揚寧馬等高速鐵路規劃項目開工建設,適時推進南京軌道交通S11線建設,將南京祿口機場建設成集航空、高速鐵路、地鐵、高速公路等為一體的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東部機場集團內的其他機場也同步在推進與軌道交通的快速銜接。處于長三角城市群周邊的其他機場,也在積極推動交通規劃,將實施的項目包括徐州軌道交通S2線、淮安軌道交通S2支線、連云港軌道交通S1線、揚州軌道交通1號線和機場線,加強機場與所在城市主城區的便捷聯系,形成覆蓋所有機場、連通所有設區市及周邊地區主要城市的軌道交通集疏運網絡。
【蘇南國際機場】
無錫-宜興等一批鐵路引入機場
蘇南國際機場是江蘇的第二大機場。目前,省交通運輸廳正組織無錫、蘇州、常州等地交通部門,加快推進《蘇南碩放機場周邊地區集疏運體系規劃研究》工作。重點完善軌道交通,特別是加快推進蘇錫常快線以及無錫-宜興、碩放機場-常熟、碩放機場-蘇州-淀山湖-上海等一批區域城際或國鐵建設,逐步增強無錫碩放機場的便捷程度和輻射功能,加快建設區域性樞紐機場。
【南通新機場】
北沿江、滬通城際2條高鐵將接入新機場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通新機場無疑成為江蘇航空的“超級新星”。記者獲悉,南通機場的籌建將遵循 “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與上海機場開展合作,積極承接上海機場非樞紐功能,與上海機場形成合理分工、差異化發展格局。
事實上,早在今年初,省發改委和省交通運輸廳就已向民航局上報了南通機場遷建選址報告。具體的場址、定位將由民航局審核批復同意。未來將構建快速便捷的地面交通網絡,特別是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北沿江高鐵、滬通城際等軌道交通與南通新機場銜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哈爾濱臨空經濟區(2019-2035年)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