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空港實驗區:貨運優先戰略
鄭州,一個航空客貨吞吐量在全國連前15都排不上的城市,卻在今年初與另外六七個城市的競爭中勝出,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內第一個航空經濟實驗區。鄭州憑什么?而一個人口眾多、產業落后的地區,又將如何支撐航空經濟區這一高端經濟模式?其又將如何應對周邊區域的競爭?
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管委會領導認為,其將以貨運優先戰略驅動航空樞紐建設,以物流帶動產業。
空港實驗區為何花落鄭州?
其實,鄭州空港實驗區起步比較早。1997年新機場在新鄭通航后,就開始圍繞機場做文章,抽調干部充實機場所在的薛店鎮。2003年,新鄭市將空港管委會提到了副縣級。2007年,航空經濟的勢頭已經顯現,河南省委省政府以航空港為核心劃出了183平方公里,成立了正縣級的鄭州空港經濟區。2010年,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獲批。
2011年3月,知名電子企業富士康落地,成為鄭州空港經濟區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推動力。第二年富士康完成進出口總額285億美元,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二,在全國110個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排名第五。
彼時,航空經濟的能量開始顯現出來。鄭州空港經濟區依托機場、綜保區開始申報空港經濟實驗區。
在全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臨空經濟區中,鄭州空港的客貨吞吐量并不突出,但增速很快。2012年貨物吞吐同比增長47.1%,增速排名全國第二的北京只有9%點多。這與中國經濟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的大背景有關,這為鄭州申報空港實驗區提供了基礎條件和宏觀環境。
改革開放至今,無論發展速度還是質量,河南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還比較落后。在河南主政者看來,落后的一大原因是運輸,鄭州距離海港數百到一千多公里。在海運時代,鄭州發展嚴重受限;更何況,從改革開放初的特區到東南沿海的改革開放,到西部開發,到東北振興,都有比較好的政策支持,內陸地區的鄭州享受的政策實惠很少。
顯然,區位競爭不過沿海,政策同樣競爭不過,鄭州的發展相對滯后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但航空時代的到來將顛覆這種發展格局。
航空運輸的有效半徑是800公里以外,800公里以內都不經濟。位于內陸、在海運時代發展受限的鄭州優勢顯現出來了:可以直接連通世界。
航空的遠距離運輸必然需要地面配套。因為航空是點對點運輸,必須靠陸路運輸擴散出去。而鄭州的地面交通恰恰符合這一要求。京廣線、隴海線,以及徐蘭、京廣高鐵在此交匯。公路方面,連霍、京珠高速,310、107國道四通八達。中原經濟區規劃的“米”字形高鐵——濟渝線和太合線也在鄭州交匯。這種交通優勢顯然獲得了國家民航局的認可。
“鄭州是最適合發展航空經濟的。”某民航局官員評價。
因此,雖然鄭州的航空客貨吞吐總量并不排在前列,但其潛能、影響和作用,沒有別的城市可以替代。
“國家把第一個航空經濟實驗區批給鄭州,是從宏觀大局、戰略布局考慮的。”鄭州空港實驗區某領導表示。
2012年新增39條航線
鄭州空港實驗區的主政者構想里,大物流就會帶來大產業,大就業,最終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在2011年10月份之前,鄭州沒有一條全貨運的國際航線。2011年10月開航鄭州經俄羅斯莫斯科至法蘭克福的航線,成為鄭州第一條全貨運國際航線。
從1997年到2012年,鄭州一共才發展到90條航線,但今年一年就新增了39條。這個月剛剛開通鄭州到悉尼的航線。截至目前,鄭州機場開通了129條航線。
到目前為止,鄭州空港全貨運航線已達24條,除非洲外,鄭州機場的航點已經全部布完,在中西部排名第一。明年開通到迪拜的航線后,就可轉往非洲。
為了打造鄭州這樣一個國際貨運樞紐地位, 今年7月3日,鄭州到德國漢堡的貨運班列開通;明年還要開經京廣高鐵連通香港的班列和經滿洲里、莫斯科進入歐洲的班列。貨運航線網布起來以后“力量很大”。
鄭州空港實驗區負責人表示,其整體戰略是,“貨運優先,靠物流帶動產業”。
這是一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選擇。
河南是1.05億人的人口大省,要解決老百姓的就業問題;河南又是一個比較落后的地區,單靠客運很難拉動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
這也契合了國務院批復的規劃。該規劃對鄭州空實驗區有五大定位: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現代產業為引領的產業基地、中國內陸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而鄭州自己對實驗區的定位是立足于河南,服務于內陸,連通世界。
“我們既然是國家批的一個試驗區,那它就不僅僅是鄭州的,不僅僅是河南的,至少是內陸的,更應是中國的。”鄭州空港實驗區領導表示。
這樣的規劃定位要求鄭州空港實驗區必須發展高端產業——初步確定的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設備制造。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已經開始形成輻射。
鄭州空港實驗區領導希望再過五到十年, 會有更多的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聚集到這里,屆時“對整個河南的影響將會更大,尤其是服務業的影響,甚至可能會超過制造業”。
與鄭東新區雙核驅動
其實,除了鄭州,全國對于發展臨空經濟區有雄心的還有很多,比如離鄭州不遠的武漢、西安、合肥也都公布了自己的臨空經濟區規劃。鄭州空港實驗區顯然面臨嚴峻的競爭。
鄭州空港實驗區領導認為,航空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和作用越來越會顯現,任何一個區都應該發展航空經濟,但是“我們不希望形成惡性競爭,最好能夠有差別化發展”。
就在鄭州申報空港實驗區的時候,全國已經提出了50多個航空港經濟或者臨空經濟區規劃,雖然只有鄭州空港實驗區首先獲得了空港實驗區的正式牌照,但這是國家從全國的戰略布局來考慮的。
“但是我們跟別人是平等的,我們對外,不封閉,我們希望跟大家友好合作。”鄭州空港實驗區該領導表示。
鄭州空港試驗區批下來之前,鄭州的重點戰略是鄭東新區。
在鄭州空港實驗區領導看來,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和鄭東新區以及鄭州主城區的角色、分工非常明確。從整個大產業來看,鄭東新區是服務業;航空港實驗區是樞紐、物流、制造業。
由此,鄭州空港實驗區發言人認為,從產業的角度來說,航空港實驗區和鄭東新區并不是競爭關系,即使是有重合的服務業,空港側重于國際,而鄭東新區側重于國內,“這樣形成了雙核驅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