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鄭州臨空經濟 應推動河南成快件集散樞紐
業內人士稱,機場規模、環境等是鄭州發展臨空經濟的“絆腳石”
借助航空港區,鄭州應推動河南成全國性快件集散樞紐
從“紡織城”到“航空城”,鄭州飛入“臨空經濟”時代。但你知道嗎,PM2.5和難以揮去的霧霾,也能拖鄭州航空港區的后腿。鄭州發展臨空經濟有何優勢?臨空經濟如今面臨哪些問題?鄭州臨空經濟的下一站在哪里?11月30日下午的圓桌論壇上,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有了明晰的答案。
優勢
綜合保稅區
是河南走向國際的核心
今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臨空經濟”成為2013年最熱的經濟詞語。鄭州乃至河南,發展臨空經濟有哪些優勢?
對此,河南郵政管理局副巡視員、河南快遞協會秘書長張虎林給出的答案是,除了河南居九州之中的自然區位優勢外,還有河南陸路、航空銜接極佳的交通優勢。
而且,河南的消費基數大,這為發展臨空經濟帶來很大的市場需求,形成一個集聚的“虹吸效應”,把外部的資金、人才、技術、物流、管理等生產要素都吸引到河南。
不過,最讓中國民航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中國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看中的,是鄭州綜合保稅區的優勢。
在他看來,綜保區是河南真正走向國際的核心。“沒有綜保區就沒有富士康,也沒有今天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這是一個源泉,是我們真正去連通世界的一個點。”
短板
鄭州發展臨空經濟人才最稀缺
鄭州臨空經濟起飛,現在最缺什么?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河南航空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真認為,最缺的是人才。
“過去我們的學生在河南找不到出路,基本上都到全國的一些航空制造企業、機場工作,河南留不住人。我們現在明顯感覺到人不夠用了,需要更多飛行員、物流人才。”金真說。
此外,金真說,航空港還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到達全世界的窗口。因此,除了人才,我們還有了更多的政策優勢,今后要做的就是,如何通過政策優勢提高人才的素質,把政策優勢變成經濟發展的優勢。
問題
霧霾也能拖航空港的后腿
曹允春說,鄭州發展臨空經濟,確實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機場
新鄭機場還稍微小點兒,在中國21個上千萬人次吞吐量的機場中排最后一位。
2.區域經濟
臨空經濟是高端經濟形態,而與航空運輸相關聯的企業,也肯定是高端的。臨空經濟還是開放型經濟,是工業化后期或后工業化時期所產生的一種經濟形態。而河南是農業大省,經濟發展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服務業經濟轉變。
3.環境問題
臨空經濟中,環境非常重要,因為航空城、航空大都市也是高端的社區。如果還是灰蒙蒙的天,世界五百強中,誰還會愿意來?
“臨空羨鳥,不如退而造槍”
“據說鄭州航空港區有一二十家通用航空公司,但直升機有幾架?可能還沒有航空公司多。”林德集團董事長、德國帕希姆機場實際控制人龐玉良說,有一些航空公司找他們談合作,要“借飛機”,“對方說:‘領導去我們那兒視察或者需要的時候,你把飛機提前飛到我們那兒,說是我們的飛機,把你的人員一塊都借過來,領導視察完你再把飛機飛走。’我們沒有答應,如果都是這樣做的話,臨空經濟便成了‘做空經濟’了。”
“我們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有個成語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改動一下,是‘臨空羨鳥,不如退而造槍’。”龐玉良說,要用“接地氣”的思維和務實的態度走好每一步。
影響
不怕馬云電子商務將“彎道超車”
臨空經濟聽起來“高大上”,其實,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將受到它的影響。比如電子商務。
“菜鳥網絡入駐河南,很多人問,菜鳥會不會把快遞業務搶走?不會,馬云做不了‘最后一公里’。”河南省申通實業董事長劉麗說,馬云公司的進駐會給快遞帶來更廣闊的前景,我們想做集散中心,只有全世界、全國各地的貨都從鄭州集散,鄭州才是真正的“鐵公機”。
計劃
推動河南成全國性快件集散樞紐
鄭州臨空經濟下一站將飛向哪兒?論壇上,張虎林透露了未來的打算。
1.將積極引進郵政和快遞企業的航空公司入駐鄭州航空港。
2.引導和鼓勵快遞企業,多利用社會航空資源。對1000公里以上的快遞包裹,盡可能推薦使用航空運輸資源。
3.推動河南成為全國性的快件集散樞紐。
4.考慮以鄭州為中心,以河南為基礎,以中原經濟區和河南周邊六省的城市群為重點,構建一個24小時到48小時的快遞快速服務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