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臨空經濟“起飛” 飛機維修基地落戶猇亭
12月20日,猇亭區政府與武漢凌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宜昌三峽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簽訂飛機維修基地項目合作協議。作為宜昌打造臨空經濟的首個“種子項目”,該項目的成功落地,標志著宜昌通航產業園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對宜昌臨空經濟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飛機維修基地項目建成后,武漢凌云集團將在通航產業園開展民航飛機機體維修和改裝,航空產品研發和制造,通用航空制造及維護,航空機務人員培訓,航空工裝設備研發和制造等業務,形成集“修、造、研、改、教”于一體的航空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預計建設期為3年,全部建成實現正常營運后,可達到年120架次民航飛機整機維修能力,年飛機維修、制造、改裝產值將達到15億元,稅收1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其中,一期投資5億元,明年2月開始啟動建設,將建設4機位窄體維修機庫及配套設施,一年后建成投入使用,可達到年70-100架整機維修能力,年維修、制造、改裝產值達到6億元,稅收3000萬元。
臨空經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據了解,2010年以來,國家大力推進低空空域全面建設和深化改革,計劃3-5年形成全國一體化的低空空域運行管理和服務保障體系,為臨空經濟突破性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的臨空經濟的發展。今年4月,市政府與海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后,猇亭區委、區政府重點就建設通航產業園、發展臨空經濟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學習考察和招商洽談活動。通過學習考察,形成了建設通航產業園的初步構架思路,并引進海航機場集團在猇亭設立海航宜昌通航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通航產業園的整體開發建設。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通航產業園總規劃用地面積為5000畝,首期開發3000畝,總投資60億元,力爭3年入園的企業總部達到5-8家,主要發展航空器維修、組裝、飛機零部件制造、飛行培訓、航空食品加工、航空物流、總部經濟、休閑旅游和現代服務產業。
凌云科技飛機維修基地項目是落戶通航產業園的第一個項目。猇亭區委書記石顯銀表示,該區將以飛機維修基地項目入園為契機,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宜昌通航產業園區,為包括凌云科技在內的所有入園企業做好服務,并積極做好航空器制造、銷售、運營服務等通航業務招商工作,力爭早日實現建設中國重要的通航產業示范園區的目標。
市長王應華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