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航空經濟,加速起飛
到2016年,從長沙南站下高鐵后,坐上磁懸浮列車去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再直飛德國法蘭克福,將不再是夢想!
12月30日,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總經理劉志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我省正著力發展航空“四線”(即,黃花機場第二跑道、支線航班、機場與城區間快速干線和歐美直達航線),建設以長沙黃花機場為航空樞紐、省內各支線機場為輔助的新一代民用運輸機場體系。
“加快發展‘四線’,加速建成長沙機場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對我省擴大對外開放,改善投資環境,拉動相關產業,承接產業轉移,提升城市形象,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意義重大。”
黃花機場開建第二條跑道
可滿足2020年3100萬人次旅客、32萬噸貨物吞吐量需求
12月8日上午,位于長沙黃花機場跑道東側的380米處,一臺臺挖機正轟鳴作業。
當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開工建設。
目前,黃花機場為單跑道運營,跑道長3200米,可容納波音777和空客330等大型飛機起降,能滿足1800萬至2000萬人次的年吞吐量上限。2012年,黃花機場旅客吞吐量直逼1500萬人次,居中部6省之首、全國機場第12位、全球機場第98位。
“隨著湖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單跑道將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與貨物吞吐量需求。”省機場管理集團總經理劉志仁介紹,黃花機場2013年旅客吞吐量有望達1600萬人次;預計到2015年達2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0萬噸,不到兩年就將達到單跑道的滿負荷容量。屆時黃花機場將面臨巨大的安全、運行、服務保障壓力,航空業務量增長也會受到限制。加快第二跑道建設刻不容緩。
根據規劃,第二跑道建設總投資41.05億元,規劃為目前國內飛機跑道中的最高等級F類。項目在現有跑道東側380米處,新建一條長3800米、寬60米的跑道。
2016年第二跑道建成后,可起降“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兩條跑道同時運營,可滿足2020年3100萬人次旅客、32萬噸貨物吞吐量的需求。屆時,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我省在中部乃至全國的交通地位和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目前,我省正加強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民航局溝通,尋求多方支持,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專用飛機首次執飛省內航線
構建省內支線航空網絡,盤活支線資源,做大航空產業
12月28日10時37分,由奧凱航空公司執飛的長沙至張家界BK2863次航班,搭載著48名旅客,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飛,于11時49分抵達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這架“新舟60”支線客機,專用于長沙至張家界、長沙至懷化兩條航線,是我省首次有專用飛機執飛省內航班。
“開通支線航班,旨在加密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與我省其他支線機場的航線,編織省內航空網絡,改善我省交通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省機場管理集團副總經理譚克濤介紹,發展支線航班是湖南民航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按民航中南局規定,年吞吐量在150萬人次以內的機場,稱為支線機場。目前飛往我省除長沙黃花機場之外其他機場的航班,都稱為支線航班。
此前,我省支線航班經營,完全依賴南航等各大航空公司安排的有限航班,并受到航空公司運力調整、航線票價等多種因素制約,支線航空市場開發困難。
為使省內支線航班能成功運營,我省借鑒奧凱航空與黑龍江省合作近3年的運營經驗,采取“政府采購運力”的方式,引進低成本航空公司,開通省內支線航線。即,航空公司負責飛行,省機場管理集團負責客票銷售;航班營運虧損由省政府、機場所在地政府和省機場管理集團共同承擔。
按計劃,我省將打造以長沙機場為核心樞紐,以張家界、常德、永州、懷化等支線機場為輔助,輻射湖南全境的新一代民用支線航空運輸網絡。
目前,我省正積極加強與省、市旅游局以及省內各旅行社溝通,探討如何整合省內旅游線路,與省內支線航空網絡有機結合,共同推動支線航空發展。
據了解,省內支線航班即將開通長沙至鳳凰、長沙至永州航線;下一步,還將開通省內各支線機場點到點的航班。
黃花機場明年將建磁懸浮線
從長沙南站乘坐磁懸浮列車,10分鐘直抵黃花機場T2航站樓
2013年,黃花機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600萬人次。隨著黃花機場航空運輸量的不斷增長,加上黃花機場第二跑道建設的推進,加快長沙機場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迫在眉睫。
據機場管理集團總經理劉志仁介紹,長沙機場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將規劃建設4條軌道交通、9條快速通道、2個交通中心、1個樞紐智能信息系統,打造航空與高鐵、地鐵、磁懸浮、公共客運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的“快速干線”。
我省將于明年首先開建黃花機場至長沙南站的中低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線路長約16.5公里,并在長沙南站興建城市候機樓,總投資40億元左右。
建成運營后,旅客可在長沙南站下高鐵后,乘坐磁懸浮列車,僅需10分鐘便可直抵長沙黃花機場T2航站樓。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依靠磁力懸浮在空中運行的列車,具有乘坐舒適、運行安全、選線靈活、節地環保、噪聲低振動小、維護簡單等優勢。目前,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僅有4個國家掌握中低速磁懸浮核心技術。
目前,連接上海地鐵2號線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磁懸浮,是中德合作的世界第一條磁懸浮商運線,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30公里。
黃花機場明年開建的磁懸浮線為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的中低速磁懸浮線。
據透露,黃花機場磁懸浮線將采用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商運磁懸浮列車,已在我省南車株機下線。
目前,省、市政府以及湖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南車株機正商談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將力爭在2016年前投入運營。
磁懸浮列車投入運營后,將改善百姓的出行方式,顯著提升長沙在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和城市品位,并培育壯大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磁懸浮列車,也將成為長沙又一張靚麗名片。
明年長沙可直飛法蘭克福
開通直飛歐美、澳洲洲際航線,真正實現“飛向世界”
一條3公里的跑道,就可以連接全世界。
隨著湖南對外開放不斷深化,涉外交流、經貿往來不斷增多,我省國際航空需求日益加大,國際旅客吞吐量連續多年居中部第一。
然而,黃花機場的國際航線仍有局限。
目前,我省沒有開通直飛歐美、澳洲的洲際航線,未能真正意義上實現“飛向世界”的目標。如,國際直飛航班僅限于首爾、新加坡、曼谷、香港、澳門、臺北、高雄等亞洲國家和地區。長沙飛洛杉磯、溫哥華、倫敦、墨爾本、悉尼、法蘭克福、巴黎等7條國際航線,采用的是“一票到底、行李直掛、代碼共享”方式,旅客仍需中途轉機。
此外,與武漢天河機場、鄭州新鄭機場相比,我省的國際航線數量已遠遠落后。因此,加快發展“歐美線”,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助推我省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據機場管理集團總經理劉志仁介紹,近期,我省發展“歐美線”的重點為開通長沙至法蘭克福、洛杉磯等歐美國際直達航線;遠期,則將加密長沙至東亞、東南亞及歐美的航線網絡,并開通南亞、中亞、澳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國際航線航班,構建湖南飛向世界的國際航線網絡。
據透露,省機場集團現在正積極與我省建立友好關系的國外城市溝通和聯系,探索開通兩地間的直航航線。近期重點進一步與德國漢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加強對接,并計劃于明年6月開通長沙至法蘭克福的國際直航航線。
目前,我省正加強與各大旅行社和航空公司合作,通過旅游包機形式開通至歐美航線,為最終開通定期直航航線培育早期市場。(記者 )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