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誘惑”中的民航機遇
自上海自貿區開始運轉以來,全國多地涌現申報自貿區的熱潮,天津自貿區、中國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建海西自貿區、廣東粵港澳自貿區、廣西北部灣自貿港區……據初步統計,全國有21個省(市、區)將對接、準備或申報自貿區列為2014年的工作重點。今年上半年,中央最終將會批準自貿區1個~2個。最終哪個地區會勝出,目前還沒有確切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哪個自貿區獲批,民航都將從中受益。
各地紛紛將機場納入自貿區
機場作為一個城市開放的窗口,在自貿區建設的大潮中,同樣也成為了開放的必選地之一。2013年9月底正式掛牌的上海自貿區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范圍涵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上海浦東機場是自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3.59平方公里中,處于機場紅線內區域就有1.81平方公里。
不難發現,國家將浦東機場納入上海自貿區,并不是單純地理范疇上的舉動,而是真正讓民航與自貿區的貿易、金融以及相關產業形成良性循環發展關系。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列出的98項重點任務中,與航空運輸和機場相關的改革試驗任務就有近20項,包括支持浦東機場增加國際中轉貨運航班;轉變口岸監管模式,促進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探索�?章搫拥暮竭\運作模式;鼓勵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鼓勵開展飛機融資租賃以及境內外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維修業務發展等。
正因為如此,記者發現,在目前省(市、區)對接、準備或申報的自貿區中,也都離不開機場的身影。2月22日在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后,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廣州正在統一申報自貿區。目前廣州列入申報范圍的有兩處,一是南沙保稅區,二是空港經濟區。據了解,廣州空港經濟區就是按照“功能多元互動、產城融合共生”國際空港城的建設目標,以發展航空指向性產業為主導,將其定位為亞太地區航空經濟中心、國家航空經濟示范區、華南地區重要的發展引擎和增長極。
近日,有媒體爆出,四川省正在加快推進申報中國(成都)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有關單位正在抓緊制訂相關方案。成都市商務局總經濟師周立志表示,在區域的選取上,高新綜合保稅區和航空、鐵路樞紐等將是重點依托區域。當然,他也表示,如果申報自貿區,還需要做好相關工作。比如成都雙流機場要繼續加大增開國際客貨航線的力度,不但要做國內樞紐機場,還要建設成為國際化區域樞紐機場;還要進一步擴大貨運規模,推動成都成為區域性國際貿易中心。
航空企業紛紛到上海自貿區“淘金”
自上海自貿區掛牌以來,眾多企業紛紛開始到自貿區進行“淘金之旅”。早在去年11月,東航物流就將旗下的東航快遞落戶到上海自貿區,以試水“快遞+電商+貿易”的模式。今年伊始,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也表示,計劃利用上海自貿區的“境內關外”優勢,開展航材倉儲業務。此外,春秋航空還打算開設上海自貿區主題航班。
其實,不只是航空公司開始做上海自貿區的文章。去年10月,航空租賃企業交銀租賃通過上海自貿區將一架波音737飛機以融資租賃方式出租給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上海波音預計,中國民航飛機的維修、改裝業務量將居高不下,自貿區在稅收、通關方面具有優勢,有助于他們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客戶。因此,上海波音也于去年底對外宣稱,公司已經決定啟動二期機庫項目,及時分享自貿區帶來的利好。
眾多民航企業之所以對上海自貿區趨之若鶩,最看重的就是自貿區給的“自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此前就表示:“上海自貿區不是簡單的稅收減免自由貿易區。建設自貿區的根本目的是做高附加值的貿易、高標準的投資和高效率的金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也提出,要將上海自貿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除了自貿區給予的充分自由外,航空運輸與自貿區的“共榮共進”關系,也是各地政府以及航空企業頗為看中的因素。目前,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區有4個,分別是阿聯酋迪拜港自由港區、德國漢堡港自由港區、美國紐約港自由貿易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貿易區。這些自由貿易區與航空運輸以及機場緊密聯系。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曾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表示,各國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比如開放天空,建立自由貿易區等措施,支持和刺激民航業發展。反過來,民航業的發展又能帶動貿易、金融和旅游的增長。
2013年11月21日,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兆杰就在第10屆航空貨運高峰論壇上表示,在全球范圍內,以航空樞紐為支撐的自貿區已成為驅動城市乃至地區及國家發展的新動力,比如韓國的仁川機場與仁川經濟自由區、阿聯酋的迪拜國際機場與機場自由貿易園區,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均是依托當地的空港和海港,在便捷高效的物流網絡基礎上,發展為成功的自由貿易區的。
自貿區建設還得注重實效
無論是各地政府積極將機場納入自貿區的申報范疇,還是民航企業積極到自貿區內“淘金”,這些現象都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即民航與自貿區之間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系。然而,對于自貿區這樣一個新鮮事物,民航企業或者其他企業要淘得“黃金”,恐怕還需要一定的耐心。
2月10日,上海市政府召開第一季度工作會議,將自貿區建設列為各項工作之首。目前,上海市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建設好自貿區,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建立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制度框架。但近日記者在采訪一航空租賃企業老總時,他卻表示自從上海自貿區掛牌以來,他們就開始積極地對接,但目前自貿區在創新方面還沒有取得太多的成績。要實現制度創新,涉及部門眾多,協調的部委也多,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2月9日表示,上海自貿區自2013年10月以來進展順利,但有十個方面的問題亟待研究解決。上海市市長楊雄也表示,今年上海將推進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及時修訂負面清單。相關部門將創新貿易監管制度,采用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模式,促進內外貿一體化;同時,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落實人民幣跨境使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等領域改革試點,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此外,上海還將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力爭總體方案中確定的開放措施全部落地,促進自貿區和“四個中心”聯動發展。
2月21日,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自貿區子公司與交通銀行新加坡分行簽署了《跨境人民幣融資合作協議》,由交行新加坡分行提供總計7億元的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據了解,本次境外借款業務用于支持航空、航運等專項租賃業務的拓展。交銀租賃董事長陳敏表示,此次自貿區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業務的破題,不僅有利于交銀租賃拓寬融資渠道,而且還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
民航租賃企業的一位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在自貿區內開展業務沒有問題,但如果自貿區能夠在境外投資以及融資便利化方面給予更好的政策配合,這樣有助于航空租賃企業更好地走向國際,增強企業競爭力。一位航空快遞企業人士表示,希望自貿區相關政府部門搭建一個可供所有企業“參賽”的公共平臺,并在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渠道暢通方面做好相關工作。春秋航空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自貿區內的土地成本較高,而自貿區與其他保稅區相比,在政策上又沒有絕對優勢,因此開展飛機維修業務還只是處在前期的評估階段。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上海自貿區將讓航空市場“大開眼界”
- 下一篇:紹興:航空產業園“準備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