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通用航空機場獲批 沈陽振興又添“動力引擎”
4月14日,沈陽軍區空軍與沈陽市正式簽訂協議:在沈北新區建設連續性起降點(通用航空機場)。這將是沈陽第三個民用機場,用于醫療、事故緊急救援,市民駕駛小飛機培訓、個性化便捷出行等飛行活動。
發展航空產業是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沈北通用航空機場的獲批,標明了沈陽的裝備制造業朝著航空時代踏出了穩健的一步,成為沈陽經濟區“兩化融合”的助推器和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動力引擎”。
沈陽在國家航空產業戰略布局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沈陽具有很好的航空制造業基礎和雄厚的科研實力:沈飛集團、黎明集團、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等一大批航空制造企業和航空科研院所,擁有航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5萬余人。
沈北新區具備發展航空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沈北新區1小時車程通達遼寧中部城市群,距沈陽桃仙國際機場40公里、大連港375公里、營口新港193公里。 據沈北新區介紹,獲批通用航空機場位于沈北新區二臺子區域,四周沒有高山,也沒有高大建筑物。新區的空間、地理、水文、氣象等條件非常適合航空產業發展、 機場建設和航空運營,十分適合建機場。
近幾年,沈北新區意在建設“中國航空集聚中心”的招商引資項目也夯實了產業基礎,具備了先導優勢。目前,已引進中航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國泰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西子航空有限公司、沈飛航宇產業園等整機、航空零部件項目29個,其中整機生產項目5個、零部件制造項目20個、航空研發項目2個、航空配套項目2 個。
沈北新區將以沈北航空園為載體,打造航空產業鏈條,實現從航空要素資源優勢向航空產業優勢轉變。據了解,沈北新區已完成了《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綱要》。航空產業園位規劃面積26.2平方公里,著重以通用航空作為特色切入,聯動研發設計、航空新材料、零部件制造、總裝試飛、運營服務等環節。利用10年左右時間,構建區域航空產業研發中心、制造中心、運營服務中心,實現航空制造及相關產業產值1000億元,最終建成“中國航空未來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