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航空市場增長放緩 運營商虧損加劇
展會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之一,剛剛落幕的2014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和展覽會(ABACE 2014), 再一次顯示了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的熱鬧紅火。不過,這一風向標與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相比,具有滯后性和迷惑性,因為中國公務航空繁榮表象的推動力正在弱化,爆發式增長所集聚的問題沒有得到實質解決,真實的行業生態并不像展會數字那樣讓人樂觀。
根據主辦方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公布的數據,ABACE 2014的參展商、靜展飛機、貴賓房數量,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約20%、41%、78%。試圖向中國客戶賣出更多公務機的國內外公務機制造商、經銷商,是這三個指標、特別是后兩個指標大幅增長的主要推手。但從銷售情況看,本屆展會真正意義上的新訂單寥寥無幾,展會期間宣布的近90架飛機訂單中,公務機訂單基本被民生金融租賃公司包攬,但其60架灣流系列公務機和10架龐巴迪“挑戰者”350訂單,都是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確定的。
當然,和國內外其他航展類似,ABACE上簽訂的訂單,很大程度上也是作秀。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公務機采購傳統主力的公務機運營商,此次只有北大荒通航簽訂了一架比奇“空中國王”C90公務機,其他運營商沒有參與這場訂單秀。實際上,不是它們不愿走上簽約臺,而是它們無心也無力添置新運力。 (下轉二版)(上接一版)
作為公務航空產業鏈上距離消費市場最近的環節,公務機運營商最近幾年的狀態可以套用網絡流行的“伊俐體”來描述:“購機雖易,運營不易,且行且珍惜。”即便是在2010年以來中國市場爆發式增長的環境下,受制于公務機采購、運營成本高企,飛機使用率較低等因素,國內大部分公務機運營商都處于虧損狀態,去年以來的需求萎縮,更是令其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中國公務航空市場是一個獨特而微妙的市場,公務機的使用者,不像發達國家那樣以企業高管、商務人士為主。在國內,來自政府等非商業機構的人員,在公務機消費者中占據了相當比重,盡管他們大多不用自己買單,甚至連乘機信息也秘而不宣。一些企業購買或使用公務機,主要謀求的也不是高管乘坐以提升效率,或者利用公務機賺錢,而是招待重要客戶,尋求非商業利益。 這樣一個對政策異常敏感的市場,最近兩年隨著“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的走向深入而遭受沖擊,政府、國企等機構的“緊日子”,加劇了公務機運營商的“苦日子”。在厲行節約、清廉務實的環境下,公務機運營商的傳統市場大幅萎縮,擁有和使用公務機的民營企業家、演藝明星也愈發低調。幾年前交付給國內客戶、原本計劃主要服務某些特定用戶的一些公務機,正在成為“燙手山芋”,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去年以來,中國公務航空市場增長放緩,公務機運營商虧損加劇,采購飛機,特別是高端公務機的動力大幅減弱。對公務機運營商而言,在可預見的若干年內,潛在需求會被進一步壓制,市場環境會更趨嚴酷,采購公務機被認為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不僅如此,一些公務機運營商也已開始著手通過各種方式消化運力。去年10月開始,擁有亞洲最大公務機機隊的金鹿公務航空,開始陸續將8架公務機的注冊地改到美國,并交給美國一家公司運營,這些飛機占到了金鹿公務航空自有機隊的約四分之一。
作為公務航空產業鏈中承上啟下的樞紐,公務機運營商的虧損和調整,將直接影響到上游公務機制造商的生意,盡管這樣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本屆ABACE上公務機運營商的集體沉默,已經傳遞出并不樂觀的信號。像民生金融租賃公司這樣的金融企業,簽約之后的挑戰才真正開始:如果找不到所購公務機的接盤者,恐怕就要想辦法自購自銷了。去年,民生云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重組了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更名為民生國際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今年2月,民生國際通航與民生金融租賃簽訂了100架公務機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5年內投入從中程至超遠程的100架全新公務機來開拓市場。
這似乎是一個逆潮流而動的舉措。本屆ABACE上,民生金融租賃宣布70架公務機訂單后,有業內人士猜測,民生國際通航如果接手這些公務機,將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但如果不接手,民生金融租賃將會面臨沉重的壓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