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業井噴 各方瞄準“大蛋糕”
4月25日,第十二屆世界旅游旅行大會在海南三亞閉幕。這已是被稱為“旅游界的奧林匹克”第二次在中國舉辦年會。4年前的2010年,世界旅游旅行大會就在北京召開過一次峰會。
時隔四年再度回到中國,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主席佛倫澤爾在此次海南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旅游業特別是中國旅游市場的迅猛發展,已引起世界各國廣泛關注。記者從剛剛閉幕的海南峰會上充分感受到,呈井噴式發展的中國旅游市場,正吸引眾多餐飲、酒店、航空等相關企業積極參與。酒店業的個性化服務、航空業的密集航線網絡無疑成為此輪競爭中的“撒手锏”。據南方航空透露,此次參加峰會的近6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方嘉賓有超過7成搭乘南航航班抵達三亞,受訪的外方嘉賓表示,南方航空通達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密集國際航線提供了極為便捷的中轉服務,這正是他們選擇南航的重要原因。
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大會上表示,中國旅游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出境旅游和國內旅游市場增長很快。隨著《旅游法》的實施以及帶薪休假等政策的落實,預計中國旅游市場還會增長。
如何切好這塊“大蛋糕”已然成為業界焦點。
世界旅游業界聚焦中國
世界旅游旅行大會是由世界旅行業理事會主辦的峰會,自2000年起,每年4月或5月在世界不同城市召開,通過舉辦大會、專項會議和社交活動,主要探討全球旅游界關注的重大問題,旨在實現旅游業內公共及私有部門決策者最具實效的對話。大會的主要參加者包括WTTC會員、相關國家政要、各國知名旅游企業領導、旅游學術界知名人士和世界著名媒體,被稱為“旅游界的奧林匹克”。
剛剛閉幕的2014世界旅游旅行大會的主題為“變化的世界,全新的視野”,重點關注旅游業對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人類和平及相互理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動蕩的情況下,旅游業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態勢,對全球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2013年全球出境旅游達到10.8億人次,同比增長5%,創歷史最高值,旅游業產出已占到全球服務出口的30%。而權威機構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到2020年,旅游產業收入將增至16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0%;提供3億個工作崗位,占全球就業總量的9.2%。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中國旅游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2003-2013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從8.7億增長到32.6億人次,增幅近3倍,發展勢頭迅猛。預計到2015年,中國旅游直接拉動和間接就業總量將達1億人左右。
正如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大衛·斯克斯爾所說:“再次來到中國并不奇怪,因為中國現在是旅游業全球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旅游業已成區域經濟發展綜合引擎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政府愈加重視旅游產業發展,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旅游法》,為規范和助推中國旅游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旅游業因其擴大內需和拉動經濟的巨大作用,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綜合引擎之一,對相關行業和地區的經濟助推作用非常明顯,其中航空產業發展最為突出。
據南航集團公司總經理、南航股份公司董事長司獻民在旅游旅行大會上介紹,南方航空抓住了航空旅行發展的良機,積極打造廣州、北京、烏魯木齊等樞紐,努力構建密集覆蓋國內、有效連接全球的航線網絡,加快向世界一流國際化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轉型。目前,南方航空已擁有運輸飛機575架,機隊規模列亞洲第一,全球第五,航線網絡通達全球40國家、190個目的地;國際航線已發展到90條,每周1054個國際航班。2013年,南航承運旅客9179萬人次,位居亞洲第一、世界前列。
僅以廣州為例,南航從2009年開始,陸續開通了廣州至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和奧克蘭等航線,把廣州樞紐打造成為中國大陸進出大洋洲的第一門戶。并通過廣州樞紐的有效銜接,利用第六航權打造出一條經廣州連接澳洲和歐洲的“廣州之路”,被外界稱為“空中絲綢之路”。在此基礎上,南方航空利用波音787、A380等先進機型,拓展廣州至洛杉磯、溫哥華等北美航線,完善東南亞、南亞航線網絡,吸引了眾多的東南亞、南亞客人經廣州中轉至歐洲和北美地區。
南方航空此舉,不僅使企業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對廣州市和廣東省的旅游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2013年,南航在廣州樞紐中轉國際旅客210萬人次,其中第六航權旅客達到47萬人次。廣州機場旅客達到5245萬人次,名列全球機場第16位。感受廣州、體驗廣州、了解廣州正成為旅游界的時尚。
當年,廣東省旅游總收入達8305億元,同比增長12.4%;旅游外匯收入達160億美元,增長2.6%;接待過夜游客2.9億人次、增長9.9%;主要旅游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全年實現旅游業增加值3747億元,占全省GDP和第三產業比重分別達6.1%和13.1%,新增旅游直接就業人數4.5萬人,旅游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廣東儼然已成為全國旅游業發展第一大省。
產業轉型仍是當務之急
家住澳洲悉尼的漢斯先生最近幾次前往倫敦都選擇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他說:“這已經是我第四次選擇南航的航班,乘坐體驗超出了我的想象。”這次他和家人乘坐南航航班在廣州中轉前往倫敦時,決定體驗一下廣州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和家人到廣州市區逛逛,體驗一下濃郁的嶺南文化,享受地道粵式美食。像漢斯先生一樣,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澳洲和歐洲旅客選擇乘坐南航航班往來于歐澳之間,這得益于南航舉全公司之力打造的“廣州之路”提供的優良服務體驗。
漢斯的體驗恰是當前我國旅游產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重團隊”、“輕散客”的模式難以為繼,個性化旅游、深度體驗旅游模式尚有很大挖掘空間。中國旅游業與歐美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基礎設施、消費結構還是商業模式,距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國家定位和現代服務業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面臨著現代科技與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嚴峻挑戰,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據悉,作為世界旅游業理事會的重要成員,南航受邀成為此次大會的鉆石級贊助商,全程參與本次盛會;南航根據嘉賓人數、行程、航班日期,與各國外辦事處、廣州樞紐等多地聯動,為嘉賓中轉提供優質服務;還在會議的4個主會場設立南航票務柜臺,為嘉賓提供購票、查詢等服務。這些貼心、便捷、個性化的航空服務吸引了超過7成的國際嘉賓選擇南方航空前往三亞參會,為旅游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活生生的示范。
一項統計表明,在我國旅游產業總量快速發展的同時,代表旅游行業的31家旅游上市公司總收入為401.91億元人民幣,僅占全國旅游總收入的1.56%,旅游產業的粗放式發展導致了競爭力不強。
《中國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十二五”時期,要更加重視提升旅游企業的市場活力和產業競爭力,更加重視旅游企業在產業促進和旅游強國戰略中的主體地位和積極作用。
而在旅游業發展進程中,航空運輸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依相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司獻民表示,南方航空將充分發揮航空運輸快捷、通達的優勢,抓住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機遇,進一步加強樞紐建設,完善航線網絡布局,鞏固南航在國內市場的優勢地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國內國際合作,實現多方共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