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水航空港經濟 助中部地區產業轉型
據央視報道 為了加快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引領中西部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確定在鄭州建設我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實驗區已建成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吸納多個高新技術產業群,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崛起的先導。
近日,深圳268家手機生產及配套企業來到鄭州,考慮把部分產能轉移過來,而這條率先轉移來的生產線上,一批國產智能手機已經下線。
現在全球生產的智能手機中,8部中有一部來自鄭州航空港區。除了智能手機,這里還形成了生物醫藥產業園、航空物流園,吸引投資1000多億。而在一年前,它僅僅只是一個航線不多的內陸機場,2013年,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位處中部樞紐的河南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
144條航線的開通,吸引美國UPS、聯邦快遞、俄羅斯空橋等國際航運企業紛紛入駐,形成了通達全國主要城市和歐美亞的航線網絡。直達歐洲的鄭歐國際貨運班列,打通了我國中部地區直通歐洲的物流大通道。在幾十公里的半徑里,一個航運、公路、鐵路互聯互通的立體交通樞紐已經形成。
由于出入境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沿邊地區,中西部地區進出口貨物以往只能中轉,時間長不說,成本也很高。現在,鄭州航空港開通了無水口岸,24小時可以預約清關。不僅是中部省份,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國際貿易也紛紛向這里聚集。
今年一季度,鄭州機場貨運量增長了136.5%,是全國機場平均貨運增長率的20多倍。依托于航空物流而集聚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群相繼落地,吸納周邊省份勞動力就業40多萬人。預計2014年鄭州航空港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由此拉動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0%。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