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兩江新區著力發展通用航空產業
16日舉行的渝洽會“2014中國(重慶)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論壇”上,來自國內外通航界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通用航空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多個通用航空產業項目與兩江新區現場簽約12億人民幣。其中,兩江航投集團與皮拉圖斯簽約,皮拉圖斯西部運營維修中心將入駐兩江新區。兩江航投集團和中航工業藍天航空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打造重慶首家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等。目前,已有31家外資航空企業落戶重慶,重慶正陸續在20多個區縣布局通航機場。
此外,華彬航空集團與兩江航投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擬在兩江航空產業園投資10億元人民幣,打造華彬航空運營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楊鳳田稱,就利益驅動來講,發展通用航空對民航沒有多大好處,產生的效益在地方政府。內動力不足是發展通用航空的瓶頸、短板、困擾之處。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在機制、體制徹底改革,法律上需賦予地方政府在通用航空管理上的的主體地位,發展通用航空必須政府主導,光說把它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是不行的!
“目前中國的通用航空產業園有30多個,很多投資商目的不在發展通用航空,都是圈地搞房地產。通用航空的整個上層體制很‘死’。”楊鳳田認為,“這個產業要真正發展起來,除了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的打造外,研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通用飛機也尤為重要。引進外國的先進飛機毋庸置疑,但我們國家這么大,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飛機不行,必須研究新能源為動力的飛行器。”
楊鳳田說,中國通航大發展必須先“玩”起來。“歷史證明,只要是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因此通用航空大發展首要條件就是要廣大民眾積極參加。”他舉例稱,美國有24萬多架通航飛機,私人飛機就占70%,主要是用于娛樂。楊鳳田建議,可以通過駕證培訓、俱樂部等形式,吸引更多白領階層、大學生加入航空娛樂群體。中國科學院院士、空軍飛機推進技術高新技術中心主任李應紅表示,目前通航產業面臨著管理、體制、人才等方面的瓶頸。他指出,通航產業的長遠發展需要自主品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