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資本在民航產業鏈中初顯“鯰魚效應”
民營資本進入民航業以來,已經開始在民航產業鏈中發揮鯰魚效應,正在促進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我國在通用航空、航空器維修等領域已經形成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的格局。
通用航空方面,截至2012年7月底,全國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有140家,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多達103家。2011年,民營通航企業營業收入增長62%,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資產規模增長40%,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
在航空器維修方面,民營企業所占比重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國內民用航空器維修單位380家,民營企業占比達到24.1%。在規模擴大的同時,民營企業從過去的簡單修理發展到現在的電子設備檢修、翻修等復雜業務。
在航空運輸銷售代理領域,民營投資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2010年以來,華北地區新批準成立航空客貨運銷售代理企業394家,其中民營企業占75%,占總投資的65%。截至2011年底,全國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企業共計13551家,其中大部分為民營企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廣西七機場未來航空經濟超千億
- 下一篇:四大公司合作開發航空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