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周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
煙臺蓬萊國際機場效果圖
機場規劃示意(早期資料圖)
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周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區以機場為核心,將潮西路以東,榮烏高速以北,九曲河以西,206國道以南的蓬萊區域作為規劃控制范圍。區域總面積61.1平方公里,涉及潮水、大柳行、大辛店3個鄉鎮,共41個村、3.1萬人口。規劃期至2020年,工業布局方面將重點發展航空物流業、高新技術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
以潮水鎮為主體建綜合服務區
煙臺蓬萊國際機場是山東省規劃建設的三大干線機場之一,該規劃充分發揮區位空間、綜合交通優勢,以航空樞紐為依托,以優化產業結構、空間布局、交通系統以及創新體制機制為重點,形成“空港國際化、城市空港化、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為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該規劃將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周邊產業主要功能定位在四方面,分別是環渤海南翼重要的空港物流中心、高端臨空產業發展集聚區、現代化生態型空港新城和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
區域將以潮水鎮駐地為主體建設空港綜合服務區,加強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布局完善綜合商務服務設施,高標準配套教育、醫療、養老等設施,營造優質生活、創業環境,集聚高端人流、物流。建設高端商務商貿區、高端居住功能區、科技研發區,培育商務辦公功能,集中發展商務、會展、貿易和總部經濟,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打造集酒店賓館、商業餐飲、文化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生態、智慧、宜居新區。
規劃分三階段實施
規劃期到2020年的該規劃分為啟動期、發展期和提升期三個階段。
啟動期是從2014年到2015年。到2015年,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重點區域的土地整理和水、電、氣、信息、交通等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展開,拉開總體發展框架,初步形成項目承載能力,臨空產業開始起步發展。
發展期是從2016年到2018年。到2018年,基本形成體系完整、初具規模的臨空產業集群,核心區和各功能區形成穩定的產業分工協作與互補發展格局,基本建成產業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完善、科教支撐有力、城市功能強健的產業新區。
提升期則是從2019年到2020年。到2020年,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綜合物流環境與國際全面接軌,宜居環境質量更加優越,建成國內知名和具有重要影響的空港經濟區,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新引擎。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億元,經濟區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2013年,空港區域實現生產總值24億元。這就意味著,到2020年,空港區域生產總值預計為目前的4.12倍。
建設航空物流中心
《規劃》指出,空港園區需突破發展航空物流業為先導,大力發展特色產品物流。發揮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建立現代物流管理模式,大力發展電腦、手機、游戲機等電子產品,以及海珍品、魚苗和葡萄酒、水果等特色農產品物流,建設全國重要的產品交易展示中心和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
積極引進順豐速運等國內外大型航空物流企業及航空貨運公司、物流整合商、物流地產商,鼓勵物流企業在區內設立區域性總部、區域性物流分撥轉運中心,重點發展倉儲、運輸、中轉、配送、包裝和物流加工等航空物流服務業務。積極支持航空公司引進全貨機,滿足航空貨運量較大企業的物流需求。
發展保稅物流,積極向國家爭取保稅港區西移擴區,加強中轉物流。建立機場與港口便捷的中轉分撥機制,大力發展空海聯運。加強與國內外樞紐機場口岸合作,建設空空聯運體系,實現航運信息共享。支持境內外航空公司、貨代企業以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為基地,發展國際中轉業務,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貨運樞紐。
大力發展航空運輸服務業。推動機場與物流龍頭企業聯合,增強多式聯運組織能力。完善免稅零售、酒店賓館、商業餐飲、汽車租賃等服務體系,提供便利的多元化服務,增強機場服務能力和對外吸引力。
打造航空培訓基地
《規劃》要求,空港園區培強做大高新技術制造業、高端服務業,構建重點產業帶動、配套產業協作、產業鏈條拓展、集群效應顯著的特色臨空產業體系,打造市區西部新的重要經濟增長支撐極。
高端服務業重點發展航空金融。積極引進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區域性總部或管理總部、業務營運總部,重點發展與航空港經濟密切相關的金融租賃、離岸結算、航運保險、貿易融資等業務。吸引跨國公司設立財務中心、結算中心,開展離岸結算等業務。
電子商務建立健全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給予政策、資金扶持,培育壯大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航空物流配送體系。借助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好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政策優勢,探索建設日韓跨境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
以優美的自然環境為載體,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和航空專業人才培訓需求,吸引航空公司培訓基地、專業化航空教育培訓機構入駐,大力發展航空教育和職業培訓。扶持發展航空技術服務,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成為國內重要的航空教育培訓基地和區域性航空技術服務中心,為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