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空港經濟區2020年GDP達100億元
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周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
到2020年,空港經濟區GDP達100億元
一個城市臨空新區,即將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昨日,從我市有關部門傳來消息,《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周邊產業發展規劃》正式印發,我市將以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為核心,打造空港經濟區,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億元,經濟區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
經濟區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
意見中提出,規劃區以機場為核心,將潮西路以東、榮烏高速以北、九曲河以西、206國道以南的蓬萊區域作為規劃控制范圍。區域總面積61.1平方公里,涉及潮水、大柳行、大辛店3個鄉鎮,共41個村、3.1萬人口。
根據發展規劃,共分為三個階段。啟動期(2014-2015年):到2015年,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重點區域的土地整理和水、電、氣、信息、交通等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展開,拉開總體發展框架,初步形成項目承載能力,臨空產業開始起步。
發展期(2016-2018年):到2018年,基本形成體系完整、初具規模的臨空產業集群,核心區和各功能區形成穩定的產業分工協作與互補發展格局,基本建成產業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完善、科教支撐有力、城市功能強健的產業新區。
提升期(2019-2020年):到2020年,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綜合物流環境與國際全面接軌,宜居環境質量更加優越,建成國內知名和具有重要影響的空港經濟區,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新引擎。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億元,經濟區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
三大產業成發展重點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市將重點發展航空物流業、高新技術制造業、高端服務業三大產業。
航空物流業方面,重點發展特色產品物流,建立現代物流管理模式,大力發展電腦、手機、游戲機等電子產品,以及海珍品、魚苗和葡萄酒、水果等特色農產品物流,建設全國重要的產品交易展示中心和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積極向國家爭取保稅港區西移擴區,完善免稅零售、酒店賓館、商業餐飲、汽車租賃等服務體系,提供便利的多元化服務。
高新技術制造業方面,引進西飛公司等國內外航空維修戰略合作伙伴,實施航空器材進口保稅政策,建立區域性飛機零部件備件庫,構建“一站式”航空維修服務體系。重點發展附加值、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物技術藥物、現代中藥、化學創新藥產業,形成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高端服務業將吸引跨國公司設立財務中心、結算中心,開展離岸結算等業務。借助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在進出口通關服務、結售匯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建設日韓跨境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
構建“一核三區”產業格局
今后,我市將以機場為核心,布局三個產業功能區,形成“一核三區”產業發展格局。
機場運營核心區。主要包括機場及緊臨周邊區域。完善空港內部基礎設施配套,合理布局航空口岸、航空物流、機務維修、航空公司基地、生產輔助區、商貿、商務、餐飲等功能區塊,放大提升機場輻射帶動能力。
航空物流區。主要包括永明路以北、九曲河以西、府前路以南區域。加快完善周邊道路體系,提高園區貨物集疏運能力,集聚大型物流企業,配套發展保稅加工、展示交易等產業,打造區域性航空貨運集散與分撥中心。
臨空制造業區。主要包括疏港西路以西,永泰路以南區域和潮水鎮駐地以北潮水工業園區域。重點發展以航空產業為特色的先進制造業,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綜合配套服務區。以潮水鎮駐地為主體,加強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集聚高端人流、物流。建設高端商務商貿區、高端居住功能區、科技研發區,打造集酒店賓館、商業餐飲、文化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生態、智慧、宜居新區。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寧夏搭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空中走廊”
- 下一篇:國內首個全產業鏈飛行俱樂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