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掘金”通用航空產業鏈
根據《陜西省通航機場建設規劃》,未來10年,將先在陜北、關中東部和西部構建“工”字形骨干網絡。“十二五”期間,在陜西建成約10個通用機場,再在全省構建“王”字形骨干網絡,最終形成覆蓋全省的通用機場網絡
西安中飛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一架賽斯那172飛機從蒲城內府機場的跑道上滑翔而過,直插云霄。“過去,從上報飛行計劃到飛上天,最快也要兩天時間,現在只需12個小時。”西安中飛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徐兵告訴記者,這一方面得益于2009年西安躋身低空域飛行試點城市帶來的政策優勢,另一方面則是蒲城內府機場管理服務和技術水平的提升。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黨工委副書記張炎表示,西安航空產業基地成立了機場管理公司,統一為企業提供申請空域等多項服務,并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和改進機場設施。為進一步支持通航飛行,今年初,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路局把通航經營許可權下放到了西北民航局下屬的陜、甘、寧、青四省區的民航監管局,同時實行通航飛機臨時起降點備案制,不用發放機場使用許可證就可飛行。
雖然蒲城內府機場已經飛起來了,但只有一個機場顯然不夠。張炎介紹,現階段,除了繼續建設蒲城內府機場、鳳翔機場外,藍田機場、神木機場的建設也在加快。
“通用航空專業性、政策性強,投資周期長,建立良好的商業模式至關重要。”徐兵說,發達國家通航產業投入產出比可達到1∶10,就業帶動比為1∶12。正因為此,近年來航空產業的發展呈井噴態勢。截至2013年,中國已經有116個縣級及以上城市在建或計劃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已有178家通用航空運營公司,另外還有110多家正在籌建,但很多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徐兵認為,通航的發展要靠私人飛機和民間資本的推動。“西北地區地域寬廣、凈空良好、人口密集度低,具有發展通勤航空的潛力,特別適合航校訓練飛行。旅游資源豐富也是西北地區發展航空旅游的明顯優勢。”
2007年中飛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和陜西一家旅游企業共同出資750萬元注冊成立了西安中飛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開辟了蒲城—韓城—合陽—華山和蒲城—壺口—黃帝陵兩條空中觀光旅游線路。“航空俱樂部的飛行業務與旅游公司的業務可以相互補充。旅游公司可以增加空中游覽項目,俱樂部的飛行體驗業務又可以增加旅游項目。”
徐兵介紹,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望突破2000萬元大關,總資產從最初的750萬元增加到了1150萬元。徐兵表示,下一步公司將引進3架固定翼飛機和1架直升機,開通鄭州、洛陽等航線,通過飛行推動通航產業發展。
張炎說,通航產業發展初期,需系統性地進行產業鏈構建,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2010年,公司研制的輕質高強度鎂鋰合金材料項目取得突破,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重點產業振興項目,預計達產后銷售額可超過10億元。現在該公司在西安航空基地已成立了三家公司并參股多家公司,分別進入了鎂鋰合金、無人旋翼機、航空檢測等領域,公司的發展重點也轉向了航空領域。
截至目前,西安航空產業基地累計入區注冊企業已超過550家,其中國有企業占5%,外資企業占10%,民營企業則占到85%。這些企業涉及航空制造、航空材料、航空維修、通用航空、飛行培訓等五大產業板塊,成為民間資本投資航空產業的典范。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圳無人機熱銷海內外
- 下一篇:醫療救援直升機到底有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