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超細鎂合金粉末生產系統研究項目在京啟動
12月2日,國內首個設計細度指數達1000至3000目的超細鎂合金粉末生產系統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在京舉辦。合同雙方分別是工信部直屬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東北地區知名鎂加工企業臨江鎂業集團。解放軍總后勤部原政委張文臺上將,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原副部長、中金基業集團顧問杜汝波將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務副書記張維維,中央文獻研究室原秘書長、中金基業集團顧問鄭德興,臨江市市長劉寶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會長徐晉湘等領導嘉賓出席并見證了簽約儀式。
臨江鎂業集團始建于1988年,是東北地區最早的鎂冶煉企業之一,多個品牌產品被評為吉林省名牌產品、國家重點新產品,擁有四項發明專利和兩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今年年初,通過資產重組并購,臨江鎂業已成為國內覆蓋黃金、金融、教育多個板塊的民營企業——中金基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金基業董事長常文光在金屬制品工藝研發、市場營銷方面享譽海內外,曾被譽為“金書之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國內知名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其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等方面具備國際先進的實驗設備和研究成果,材料學院院長張濤教授是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近10年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引用次數排名中排名第16位,位居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華人科學工作者前列,他的諸多研究成果在我國的航空、汽車等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前排:張濤(左一)、常文光(右一)后排:杜汝波、徐晉湘、張維維、張文臺、劉寶芳(從左至右)
常文光董事長與張濤教授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發表講話。
常文光說,這次與北航啟動超細鎂合金粉末生產系統的研發,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是企業聯手高校,實現技術成果產業化的重要舉措,是北航技術優勢、臨江鎂業產業優勢、中金基業市場優勢、臨江市政府政策優勢強強組合,進而實現鎂業行業戰略升級的重大事件。
常文光表示,國內市場上的鎂粉細末,主要集中在100目以內,并且大多提供給工業生產需要,100目以上的工藝復雜,成本較高。此次超細鎂粉技術,直接定位于生產細度達1000目到3000目,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通用軍用標準的鎂粉,以這樣的技術優勢迅速占領對超高細度鎂粉有需求的國防工業、石油化工、航天航空、新型功能材料等領域。將來,這一技術定位于以軍工為龍頭,輔之以民用市場,并力爭在新能源汽車或其他新技術交通工具等領域實現突破。
張濤教授對超細鎂合金粉末生產系統的原理和特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并指出,應用新研發的先進霧化鎂粉技術和國際領先設備,實現超細鎂粉的量產,有利于將實驗室成果實現產業化、商業化,有利于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與深入發展這一技術,有利于填補我國在稀有金屬超細化生產領域的空白。他還認為,依托臨江鎂業的現有生產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將很快生產出可以適應軍工產品要求的超細度鎂合金粉末,商業前景美好。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會長徐晉湘感嘆,我國鎂資源礦石類型全、分布廣、總儲量占世界的22.5%,居世界第一,對鎂資源精細加工和高效利用將有效緩解鐵、鋁等金屬資源緊張的的狀況。有“綠色金屬”之稱的鎂及鎂合金因其輕質化的特殊屬性,在工業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超細鎂合金粉末的生產,將會對軍工、航天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劉寶芳市長表示,臨江市委市政府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環境,支持超細鎂合金粉末生產系統研究項目。張文臺上將、杜汝波少將等軍隊專家從軍事工業的需求角度對該技術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