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應讓通航業走入公眾視野
如今,名人效應已經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名人代言廣告能刺激消費,名人參加慈善活動能帶動社會關懷弱者,就連很多飯店都喜歡將明星食客來用餐的照片掛在墻上招攬生意。可以說,這種效應已無處不在。
在當下加速發展的通用航空領域,名人效應同樣存在。無論是名人出于需要購買和使用公務飛機,還是出于愛好學習飛行駕駛,都會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通航企業也看好名人效應帶來的影響,讓名人做形象代言人,或是邀請名人參加活動,通過各種方式來加強營銷,以期在樹立企業品牌的同時,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通航產業中來。
總能引起最廣泛的關注
公務航空是通用航空中的一個分支。隨著公務機的功能越來越被社會各界人士所認同,買家的觀念開始從“買著玩”向“買著用”轉變。據悉,我國使用公務機的群體主要是各部委、世界500強在華企業和一些大型民營企業,此外還包括一些演藝明星。在大家所熟知的明星中,趙本山、成龍等都有自己的公務機,不用煩惱買機票、誤航班以及“被追星”,哪里有商演就隨時飛去哪里。
去年,成龍在做客韓國一檔綜藝節目時,展示了自己私人飛機的內部照片。其豪華的內部設置,引得觀眾大為贊嘆。成龍的私人飛機——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萊格賽650——可同時搭乘13個人。飛機的客艙采用頂級內飾布置,設有皮革座椅、沙發、文件柜和用餐會議兩用桌。機上還配有一間廚房,可準備冷熱餐;一間位于后艙的盥洗室,可當做沐浴房使用;還包括衣帽間、儲藏室以及一套配備了DVD播放機和衛星通信設備的娛樂系統。
除了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購買飛機外,名人涉足通航業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學習飛行駕駛技術。演員吳鎮宇在影視劇《沖上云霄》里扮演的機長形象深入人心,而在現實生活中,吳鎮宇真的會開飛機,據說他只花了一個月就學會了駕駛。電影《失戀33天》的女編劇鮑鯨鯨也曾在微博上自爆,因玩飛行游戲上癮,控制不住飛行的沖動,在美國的飛機培訓學校報名學開飛機了。
苗圃、吳京、韋嘉、李亞鵬等明星也都是名副其實的飛行愛好者。苗圃曾召開專門的新聞發布會,號稱要“飛越海峽,實現夢想”。發布會公布了她購買飛機、考取飛行駕照、飛越海峽等一系列計劃,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著名演員兼明星飛行員王敏德曾獲得貝爾直升機公司頒發的“貝爾直升機中國大使”證書。
對于名人的一些動態,公眾總是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評論稱,如今娛樂圈里明星們的興趣口味已不再是跑車、游艇了,他們將目光轉向了停機坪,爭著“沖上云霄”了。可以說,名人一系列接觸通航、參與飛行的舉措,正使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開始將目光聚焦到通航產業上。
名人效應助力品牌宣傳
近日,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李銳來到位于四川成都的四川駝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完成相應的身體檢查后,正式開始學習飛行。為何要學習飛行?李銳介紹,這要從他去年主持的熱播節目《爸爸去哪兒》說起。
去年6月,湖南衛視熱播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第四站在都江堰拍攝。由于拍攝地點偏遠陡峭,駝峰通航派出5架直升機協助拍攝及運送物資。在這期節目中,“村長”李銳身穿飛行服乘坐直升機“從天而降”,讓人記憶深刻。
“我從小就有飛行夢,但一直沒能找到一家令自己滿意的培訓機構。直到錄制了《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第四站后,我了解了駝峰通航,他們讓我堅定了學習飛行的信念。”李銳說。去年10月,在第15屆西博會上,李銳與駝峰通航正式簽約學習直升機飛行。
在節目播出時,看到用直升機當交通工具,很多觀眾驚呼這是湖南衛視在不惜血本拼收視率。事實上,節目組使用的這5架直升機全部是由駝峰通航免費提供的。對于這樣的投入,駝峰通航董事長車天發說,他們看重的是《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他希望通過這一類大眾傳播途徑,將直升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將一直“高高在上”的通航行業帶向大眾市場,帶進千家萬戶。
于是,有媒體評論指出,駝峰通航這樣的贊助方式,堪稱一次成功的市場營銷。駝峰通航把握住了一次向大眾市場展示的契機,因為與動輒數千萬元、上億元的廣告費用相比,這樣精彩的亮相絕對物超所值。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邀請全球知名功夫演員成龍擔任他們的品牌代言人,與駝峰通航邀請名人參加活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為向海外市場銷售公務機,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選擇了成龍。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公務機部門總裁厄尼·愛德華指出:“成龍的熱情性格、勇于創新和獻身于社會公益事業的精神,正契合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核心理念。再加上他的世界知名度,他是我們理想的品牌代言人。”
品牌與代言人的精準對接,很好地體現了品牌的個性內涵。此舉不僅讓萊格賽650飛機隨著成龍新拍攝的電影《十二生肖》走向世界,而且也讓許多媒體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可謂火候剛好,“功夫到家”。
讓更多的“粉絲”成為參與者
不久前,李嘉誠斥巨資進軍航空租賃業。作為投資界的大師級人物,李嘉誠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全國人民的目光。于是,有人調侃地說,曾在黃金市場上一戰成名的中國“大媽”們,這一次又有投資新途徑,可以大展拳腳了。雖然是玩笑話,但名人的帶動效應不容小覷。
名人能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這也是為什么電視上的廣告更像是名人的輪番出鏡一樣。通過名人來推廣自身品牌的做法,并不難理解,名人效應就相當于一種品牌效應。企業可以借助明星的知名度來迅速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既能吸引眼球,又能留下聯想記憶,可以產生廣泛的社會效應。
同時,名人可以吸引并帶動一類人群,讓產品一下子進入名人“粉絲”這一消費群體,擴大市場份額。可以說,它的效應可能如同瘋狂的追星族般那么強。
當然,對于門檻很高的通航產業來說,名人的帶動作用并不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通過名人的帶動作用,通航產業可以逐步走進公眾的視野,并帶動更多的人進入這一行業,將“粉絲”發展為愛好者,再將愛好者最終發展成為真正的參與者。
正如駝峰通航董事長車天發所說的,他們想用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比較軟性的方式,讓直升機更多地進入大眾的視野,幫助他們傳遞更多的通航知識。“讓直升機變得不再神秘,更親民”。而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李銳也表達了同樣的愿望。“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第四站時,當我身著一身飛行服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時,孩子們都高呼‘村長’好帥。我一直這樣告訴孩子們,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看得越遠,心胸才會越開闊;心胸越開闊,陽光才能照進來。所以,我學習飛行是希望我可以成為他們的榜樣,讓他們也熱愛飛行、熱愛生活。”他說。
名人效應的強大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而在公眾透過名人開始接觸和了解整個通航產業后,如何讓他們從知曉進而產生興趣,再從擁有興趣到發展成為積極的參與者?業內專家指出,需要通航企業為他們帶來更多的“體驗”。如今,國內的通航運營企業已經開展了很多積極的嘗試,如通過微博、微信平臺吸引大量的航空愛好者,并通過線上、線下開展交流活動,邀請他們參加飛行活動,使他們真正成為積極的參與者。
汽車業是當今中國發展迅速、充滿活力的產業之一。汽車從原來由專業司機駕駛的純粹的交通工具, 迅速發展并進入尋常百姓家。購買汽車的欲望和沖動絕對不是為了簡單地享受交通便利。對于很多人來說,哪怕天天打出租車也比買車開省錢。體驗駕駛樂趣,操縱一個強有力的機器馳騁的體驗令人心馳神往。令人眼花繚亂的汽車廣告告訴我們的,也多是有關駕駛體驗方面的。顯然,這是汽車重要的賣點。“體驗”使中國汽車工業迅猛發展,相信未來的通航產業也會如此。
■Q&A
跟明星一起學開飛機
Q:開飛機的學費是多少?
A:3.5萬元~幾十萬元。
中國目前有40余所飛行員培訓學校可開展私照培訓業務。因機型不同,在中國考取飛行員私照需花費3.5萬元~幾十萬元人民幣。在通常情況下,固定翼飛機私照學費維持在20萬元~25萬元,而直升機私照學費在25萬元~30萬元,直升機私照學費普遍高于固定翼飛機私照學費。
此外,商照培訓費用要比私照培訓費用高。培訓費用主要與油料、人員等成本相關。媒體報道,演員吳京當時的學費約為25萬元。
Q:體檢主要查些啥?要求高嗎?
A:飛行體檢一般包括查視力、量血壓等基本項目。我國對私照飛行員的體檢標準已經放寬到幾乎跟汽車駕駛員的體檢標準如出一轍了,能滿足安全駕駛需求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飛行對學員的視力要求不是很高,近視眼也可以學哦!
Q:理論知識有哪些?
A:理論學習的科目包括規章條例、飛機知識、飛行性能計劃和裝載、人的因素、氣象學、領航、操作程序、飛行原理、無線電通話等。
Q:飛行訓練要花多少時間?安全嗎?
A:在通常情況下,訓練時間在40個小時左右。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在學飛時是有指導老師保護的。
此外,一些培訓機構都會要求學員辦理人身保險,而學費里也已包含航空器險。在飛行時則要靠指導老師的保護和個人的小心謹慎駕駛。
Q:學多長時間才能參加考試?
A:培訓期限因人、因學校而異,但都要完成相應的理論學習和飛行訓練,才可以參加考試。不同學校的培訓時間不一,學開直升機通常要2個~3個月。
Q:飛行員執照有哪些類別?哪種執照容易取得?
A:飛行員駕駛執照分為私用、商用、航線運輸駕駛員、多成員駕駛員執照等幾種。私用飛行員執照(簡稱“私照”)相當于考汽車駕照的C照,技術難度相對較小,只供個人駕駛使用。
私照是飛行員必須取得的。如果你想晉級考商用照、航線運輸照,必須先考取私照。
Q:在國外取得的私照,在中國承認嗎?
A:承認,只要通過國內理論考試就行。
據悉,影視編劇鮑鯨鯨就是在美國學習的飛行駕駛。那么,她在美國考取的私照,國內承認嗎?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拿著國外的飛行私照,回國后還要參加相應的考試,體檢合格后再換發中國私照。
在國內考取的私照,也可在其他國家使用。國內私照有效期是6年,每2年定期檢查,6年到期可申請換發。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