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產業潛力巨大 外企加快“掘金”中國市場
中國通用航空產業以其市場潛力吸引外國企業不斷加快“掘金”步伐。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黨工委副書記張炎6日透露,當地舉辦了3屆的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累計已有來自18個國家的100多家外國企業參展,交易飛機333架。
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警務、海關緝私飛行和公共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航空活動。
隨著近年來通用航空制度環境的逐步改善,中國通用航空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機遇。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不斷深化、飛行培訓的開展與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等,吸引了美國賽斯納飛機公司、西銳飛機公司、奧地利鉆石飛機制造公司、歐洲直升機公司等全球知名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尋求商機。
張炎說,2009年之前,陜西只有2家通航企業。目前,入駐西安航空產業基地的通航企業達到90余家,擁有飛機100余架。
而據公開報道,截至2013年底,中國獲得通用航空許可證的通用航空企業為189家,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654架。
張炎將此歸功于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西安模式”。他認為,作為中國內地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通用航空品牌展會,3屆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的舉辦已將通用航空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西安的航空產業資源也得以有效發揮,并輻射帶動了多地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統計顯示,2013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交易的106架飛機中,山東濱奧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銷售36架,德國輕型飛機公司銷售51架,西安中聯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銷售6架旋翼機。
美國、德國、瑞士等多個通用航空產業發達國家與地區均有項目對接簽約,選擇與中國企業進行深度合作。
張炎透露,2015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將圍繞“推動通用航空發展,加快航空產業聚集”的主題,舉辦飛行表演與靜態展、通用航空高峰論壇、通用航空專業論壇、航空設備器材展等活動。
海內外專家與業界人士還將就低空空域深化改革、通航與公務航空飛行培訓、通用航空機場與FBO建設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打開一扇了解中國航空產業的“政策窗口”。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閻良“航空大世界”選址遷移 存留地產項目
- 下一篇:公務機兩年“窩冬”后市或有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