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大學學生創業研發無人機(圖)
從空中俯瞰,高度上升,視野則更廣闊。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工程學院2011級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學生彭建深知此理。他從大二開始鉆研無人機研發、制造技術,為創業做技術儲備。現在,他已經是天津彭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帶著同學們一起創業。
彭建(右一)和同學們研究新產品
儲備技術 大有作為
雖然無人機航拍、航測業務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但無人機產業尚屬于高科技領域,涉足的人并不多。彭建正是看中了無人機領域光明的前景,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把航拍人才、航拍設備租賃作為目前的主營業務,同時準備承接一些私人定制的無人機產品。
“我從讀高中的時候就參與科技創新的比賽。大學的時候,我一直是學校科技協會主席,還是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常務副主任。學習期間經常參與校內和市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2014年,我參加了天津創新創業大賽,報送的航拍無人機私人定制項目受到了評委的好評,獲得了特等獎。這種有意識的接觸和積累,為我創辦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和技術基礎。”彭建的公司落戶在中國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他說,“做科技型企業,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才可以。創業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對我影響很大。”
公司成員整理飛行器
彭建的公司目前有5個員工,他和另一個同學是創始人,其余3個同學是技術合伙人。“一些客戶有無人機設備,但是不會使用,我們就提供航拍人員;也有一些客戶需要公司提供設備租賃做航拍航測。將來,我們打算把公司的核心業務轉向無人機個性化研發。我們還想做私人定制業務,客戶對無人機比如改裝或者增加其他設備的要求,我們都可以去滿足。”彭建說。
產學研結合 創新創業
彭建的成功得益于學校和天津市創業政策的扶持。他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工程學院航空工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實踐基地)是一個為在校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平臺。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科技研發,同時可以和市場對接,達到產學研結合的效果。現在學校有四五個創業實踐基地,每個基地都有一個微型企業,可以面向社會去對接市場。”
彭建公司的產品多為固定翼飛行器
彭建公司的成立就是采取了與實踐基地合作的方式,將接到的業務落到學校的實踐基地去,再支付實踐基地管理費和耗材費。這樣不僅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也可以順利完成公司的業務。
“五一”小長假期間,彭建回了一趟重慶老家忠縣。“我家在一個縣城里,家鄉電視臺跟我們公司簽訂了5年的合同,每年為他們拍攝航拍宣傳片。”說起這單業務,彭建覺得還是挺欣慰的。“雖然現在我們實力還不強,但是簽了這單生意我還是挺高興的。”
調試新產品
政策支持 大學生創業如虎添翼
中國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是國家民航總局與天津市政府在天津聯合共建的基地。彭建的公司就注冊在這里。他說:“中國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幫我們注冊公司、進行財務管理,這些都是我們理工科學生所不熟悉的,基地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天津市有什么創業優惠政策,基地也會及時傳達給我們,并且幫助我們申請相關的優惠。有了這些支持,大家創業心氣兒還是很高的。”
搭建了創業平臺后,還必須有自己的特色。有了創新產品再去創業,成功率就比較高。彭建公司的無人機產品電子設備基本都是外購,氣動結構等核心技術則由他們自己研發制造。“為了讓無人機提速,需要采用新型輕型材質給機器減重。這都是我們一直在做的私人定制無人機研發業務,時機成熟的時候這將成為主營業務。”
試飛自己的產品
彭建說:“現在公司每個月的營業額大概在十萬元左右。未來兩三年內,打算開發一些小型固定翼無人機平臺,從設計到成品全部自產。”目前,國內無人機生產制造產業比較發達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身處北方,彭建覺得創業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飛得更高,是他和同伴們的下一個目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