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港時代熱襲 深圳航空城迎來巨大商機
上周五(16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舉行了首次轉場綜合模擬演練,4000多名“模擬旅客”全面模擬機場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擴建工程啟用后的運行情況。這表明深圳大空港將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已經落地的區域發展核心,是將產生巨大效能和產值的引擎,是深圳未來發展的增長極。
大空港:深圳發展新引擎
10年前,提起寶安,人們只能聯想到擁堵的107國道,想起一片荒地。
那時,人們去一趟寶安機場,覺得很遠,很多出租車司機都不愿意跑那么遠的路送機。
而如今,107國道成了深圳另一條景觀大道,寶安區高樓林立,高端大規模社區遍布,地鐵直通到寶安機場,省時省錢省力。
從幾年前提出的航空新城,到現在的大空港,在政府規劃的90平方公里土地上,正創造著深圳未來另一個奇跡。隨著前海的逐步升級,大空港的定位更加清晰,它成為未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延伸拓展區。
“T3航站樓啟用后,設備更先進,運載能力更強,不僅將帶來巨大的人流,還將強化貨運的發展,帶動整個深圳物流產業的長足發展。”深圳市富通實業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曉林告訴記者,香港機場在建設之初,也曾有人說,會拖垮香港的經濟,事實證明,香港成為亞洲重要的中轉地,帶來了巨大的相關產業收益;“北京在2008年奧運會時啟用T3航站樓,當時也引來一片質疑聲,但它以出色的表現,證明了大空港的必要和發展潛力”。
有了成功的先例,加上深圳大空港的規劃和建設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未來其將成為深圳產業發展的增長極,帶動深圳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深圳大空港叫板國際大城市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深圳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成為國際高科技城市、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國際金融貿易和會展中心、國際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國際旅游城市,而目前深圳的航空運力,已經不能滿足深圳建設成為重要的區域性國際化城市的需要,提高航空資源,建設國際型的大空港,成為深圳發展的必備因素。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卡薩達教授曾提出過“第五波理論”,指的就是航空運輸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大空港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更是現代化國際經濟中心城市迅速崛起的必要條件。
“深圳大空港在產業規劃上將重點發展增值服務、國際物流、金融商貿、會議展覽等第二及第三產業。”據記者了解,深圳是座科技創新城市,以電子、珠寶等產業聞名海內外,也是一座占據地利優勢的口岸城市,其所生產的產品以航空物流作為依托,輻射珠三角,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
“隨著深圳大空港的逐步建設和完善,深圳的國際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與大前海的優勢效應相互疊加,將產生巨大的裂變和動能”,張曉林表示,90平方公里的大空港區域,將是深圳未來走向國際化大都市,向全球國際化大城市叫板的示范區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潮水新機場蘊含巨大商機
- 下一篇:安陽發展通航低空經濟 建設航空運動之都